教案-山西-2011_山西省太原37中九年级化学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rar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4.5千字
约7页
0
1.5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案-山西-2011_山西省太原37中九年级化学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rar

山西省太原37中九年级化学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7用心爱心专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标要求:1.认识物质的多样性。2.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认识二氧化碳的三态及其转化。4.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二氧化碳。5.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6知道一氧化碳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碳60等;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操作;课题3探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三个课题是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物质世界、再次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灵活应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技能的重要素材。而且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景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情分析:在前五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逐步掌握了从化学特有的角度来认识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并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来制取氧气。所以,面对六单元这样以物质的构成、性质和制取为主的内容,学生是可以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提升原有的认知的。本单元教材知识:【知识点网络】单质的碳天然存在金刚石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石墨最软的矿物之一,有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C60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活性炭炭墨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焦炭冶铁化学性质稳定性常温下性质稳定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应用:冶金工业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制法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实验室制法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体装置收集向上排空气法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用途灭火、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光合、温室肥料本单元教学重点:物质的多样性、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方法、碳循环、一氧化碳的毒性本单元教学的难点:物质的多样性、碳循环。教学目标: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碳60中原子的排列方式的差异,再次建构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装置并熟练书写该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收集和检验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并由此联想二氧化碳的用途简单了解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和严重后果,利用化学知识讨论其预防措施。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并在建立此循环关系的过程中灵活再现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知道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及使人中毒的机理六单元重难点知识归纳与整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O2和N2、O2和O3、CO和CO2、CO2和干冰、金刚石和石墨等物质的对比,提高区别金刚石和石墨微观结构的能力,加深对物质多样性的认识。通过观察和分析“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彩图,加深对自然界中碳循环的认识。3、以巩固碳及其化合物为基础,建构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提升解答框图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彩图,培养从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填写表格,对比归纳,将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3、通过摆磁钉模型,深化对物质微观构成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活动,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2.逐步帮助学生建立推导思维和网络物质的能力和方法3.感受物质在自然界的循环,树立“物质不灭”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物质的多样性、碳循环、框图题。教学难点:物质的多样性、碳循环、框图题。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以学案导学的任务激励模式教学构想:在四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从宏观元素和微观粒子的角度比较过多组近似相同的物质间存在的差异,六单元只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更为奇妙的微粒构成物质的方式---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利用表格形式再次呈现多组相近物质,可以在对比中全方位理解物质多样
查看更多
静芙****可爱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案-山西-2011_山西省太原37中九年级化学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

文档大小:1.5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