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中考 / 文档详情
试题-全国-2017_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9 何岳轶事.doc 立即下载
2023-03-17
约2.4千字
约4页
0
1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试题-全国-2017_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9 何岳轶事.doc

试题-全国-2017_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49何岳轶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49何岳轶事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熟悉又陌生的古代人物故事,它不同于古代戏曲、小说的改编虚构,而是原汁原味的史实叙述,并有作者拈花微笑式的评议。这面历史的镜子,也许能引发你更独特而个性的感慨……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本板块选取的古代名人故事,为读者再现了伟大人物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在人生路上,你或许常被一些莫名奇妙的问题困扰。生活的迷茫、学习的紧张有时候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我们多么希望有些东西能够缓解我们内心的压力。这些人物故事或许能让我们懂得——改变,是人生唯一不变的主题。唯有挑战内心的惰性,拥有勇往直前的心态,才能在迷惘与徘徊中学会思考人生,在挫折与失败中赢得改变的契机。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清代吴炽昌的《客窗闲话·义丐》。【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何岳拾金不昧、寄金不昧两件小事,表现了他不贪财、不取意外之财的的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文言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选自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义丐》)【对照注译】原文注释译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有个秀才叫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言】说,告诉。【之】这件事。曾经在走夜路的时候捡到二两银子,不敢跟家人说,怕他们劝自己留下这笔钱。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携】带。【至】到。第二天早上带着银子来到捡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找了过来。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皆合】都吻合。问了他银子的数目和封识(封印的标识),全都吻合,就还给了那个人。其人【欲】分数金【为】谢,【欲】想。【为】作为。那人想分给何岳一些银两表示感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利】贪图。何岳说:“如果我捡到这些银子而不告诉任何人,这些不就都是我的了么,难道我会在乎这点?”其人感谢而【去】。【去】离开。那个人千恩万谢的离开了。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尝】曾经。【于】在。何岳又曾经在官宦之家教书。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寄】交给,托付。那家的官员因为有事进京,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保管。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俟】等待。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对他说:“过一段时间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绝】断。那官员走了好几年,毫无音讯,【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闻】听说。【以】因为。何岳听说这个官员的侄子因为其他的事情到南边来,并不是为了取回箱子。【因】托【以】寄去。【因】于是,因而。【以】把。何岳借机托他把箱子带过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夫】句首发语词,无实意。【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犹:还。勉:勉励。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在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贪心;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略不】一点也不。【过】超过。那金钱寄放在他家多年,而他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文章赏析】《何岳轶事》是一篇优秀的古代写人、叙事的散文。文中通过两件事,表现了何岳拾金不昧,不贪财的美好品质。语言简练,叙事通畅,耐人寻味。【读后必练】(共30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①其人感谢而去()②俟他日来取()③尝教书于宦官家()④略不动心()⑤不敢与家人言之()⑥旦日携至拾银处()⑦其人欲分数金为谢()⑧遂以还之()⑨皆我物也()⑩因托以寄去()2.翻译。(10分)①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②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③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④俟他日来取。⑤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3.用“|”划出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4.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5.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1.①离开,离去。②等候,等待。③曾经。④一点也不,丝毫不。⑤说。⑥到。⑦作为。⑧于是,就。⑨都。⑩因而,于是。2.①不敢跟家人说,怕他们劝自己留下这笔钱。②问了他银子的数目和封识(封印的标识),全都吻合,就还给了那个人。③如果我捡到这些银子而不告诉任何人,这些不就都是我的了么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试题-全国-2017_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9 何岳轶事

文档大小:1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