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分析陈旭晓陈旭晓(1987—),女,山东泰安人,中央党校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摘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同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斗争——为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快速好转的斗争,这就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经济政策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而调整的,面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新的经济政策。本文将在掌握相关材料和知识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作一梳理并简单分析一下在这些经济政策的指导下所取得的成绩及其原因。关键词: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经济政策正文:建国初期的中国经济是一个几乎各方面全面崩溃的烂摊子,“工业凋敝、农业萎缩、交通瘫痪、贸易阻塞、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范守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恢复史(1949-1952)》,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不论生产资料或生活用品都极其缺乏”曾壁钧,林栖主编:《新中国经济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制止恶性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把生产恢复起来,使自己在经济上从而在政治上站住脚跟,这在当时是比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的新的严峻考验。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共的经济建设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使遭受破坏、极度衰弱的国民经济尽快恢复起来,又要在经济领域中进行变革,建立和发展新型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为了完成上述任务,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一、国民经济经济恢复时期的经济政策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具体地规定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分析了中国的经济状况,还具体地规定了五种经济成分,同时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五方面的经济政策: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建立和扩大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保护、限制、利用、引导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和市场。下面对各个经济政策做逐一分析。(一)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建立和扩大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官僚资本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代表了最反动最腐朽的生产关系”。范守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恢复史(1949-1952)》,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它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垄断和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共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征用帝国主义在我国的企业而建立起来的。在《共同纲领》及《关于没收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及反革命分子财产的指示》等文件中规定:对外国的在华财产,只没收日、德、意法西斯国家的财产。一般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财产均不予没收。但中国共产党坚持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对未被没收的1000多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中国共产党分别采取了管制、征购、征用、代管等措施,逐步把帝国主义在华财产接收过来,成为新中国国营经济的组成部分。在接管方式上,总的原则是采取“原封不动”的过渡办法,并派出军代表到企业去掌握接管工作。所谓“原封不动”就是对于接管企业,“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范守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恢复史(1949-1952)》,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在当时,“三原政策”对于避免发生混乱和资产损失,对于没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有必要指出的是,“三原政策”的目的是旨在把企业完整地接管过来,不破坏生产秩序。中国共产党在没收官僚资本后,还对原官僚资本企业在内部实行了民主改革。在上述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发生生产停顿和损坏企业的现象,而且原来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基本上保留下来为新中国服务。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把中国最大、最主要、最集中的资本转到人民国家的手里,使国家掌握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建立了在国家经济中占领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为全面恢复国民经济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通过没收国民党政府的国家垄断资本,没收私人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资本,新中国不仅掌握了金融、交通、通讯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而且控制了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和许多生产资料的生产,加上解放区已经建立起来的公营企业,从而为确立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二)在农

天天****心情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