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原毁》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逻辑严密的特点;3.通过学习作者忧时伤事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个性化的思考,使学生形成对人对己的个性判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学重点:1.掌握基础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滋生“毁”的根源及其危害;教学难点:掌握多角度、多层次对比的说理方法。教法指导:1.注意掌握论辩文的特征,抓住论的对象,把握辩的过程,明确作者观点;2.反复诵读,理清文章脉络,分析多角度、多层次对比的说理方法在文中的作用。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语设计:“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对韩愈的赞誉,从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其文学成就看,并非过誉之辞。“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另外,还可从虚的角度理解“八代”,即很长时间。“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一个“衰”字,表达了唐宋古文家对骈文的贬斥和不满。从骈文的发展看,这一描述虽不乏主观色彩,但还是很准确的。因为两晋以后,骈文风气大盛,不分内容场合,几乎无文不骈、无语不偶,走向了形式主义歧途;内容上大多风花雪月,儿女情态,无病呻吟,趋于堕落。到了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主张用散句单行的形式写作散文,使这种散文逐渐代替了此前的骈文,并持续千百年。在这场运动中,韩愈的开创之功是不可没的,并且以卓越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为古典散文的艺术生命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散文的历史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所以,素来不轻易称许别人的苏轼也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作了“文起八代之衰”的千古赞誉。2.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昌黎:河北省昌黎的韩氏是望族。韩文公:死后谥“文”。韩吏部: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3.古文运动: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二、文题解读:《原毁》是韩愈的“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原毁”就是探求诽谤滋生的根源。三、背景介绍: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况,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和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从而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原毁》。四、预习检测参见《金太阳导学案》P2基础知识1—3和预习检测1—2(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口头回答问题)五、诵读课文后,结合学案解释并疏通研讨课文第一节1.自行译读,解释第一段中文中加点的字词:其责己也重以周(要求;严格;表并列;周密)其待人也轻以约。(宽容;简约)重以周,故不怠(懈怠)而我乃不能是(副词,却,竟然)早夜以思(连词,表修饰)后世无及焉(代词,他)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陷;过错)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代词,这)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品行良善的人)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多技能的人)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助词,取独用法)2.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其为人也,仁义人也(判断句)舜,大圣人也(判断句)3.口头翻译第一段。4.归纳第一段主要内容,并说明采用哪种论证方法,如何展开论证的?本段阐述的内容是否偏离主题,有何用意?明确: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其责己也重以周:高标准、严要求;其待人也轻以约:低标准、不苛求、与人为善)(形成板书)这一段似乎离开“原毁”的题旨,实则是树立正面的楷模,说明要根除诽谤的产生,就要向古之君子学习,待己、待人分别采取“重以周”、“轻以约”的正确态度,为下面的论述作了有力的铺垫。六、诵读课文后,结合学案解释并疏通课文第二节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周全)其待己也廉(少,低)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太,甚)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声望)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叫做,称为)2.口头翻译第二段。3.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说说该段论

天天****心情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