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已经通过的).doc 立即下载
2024-05-28
约2.6千字
约3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已经通过的).doc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已经通过的).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7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首先是开场白: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叫金函绪,是08级机制3班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对讲机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李章东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二、内容首先,我想陈述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设计对讲机注塑模具,是基于一下几个目的:(1)熟悉拟定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增加对注塑模具的认识,对塑料模具制作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锻炼自己对未曾接触过的事物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本文分成10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这部分主要阐明了我国注塑模具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部分是塑件工艺分析。这部分主要进行了塑料结构和材料成型工艺分析,并确定脱模斜度和模具的结构形式,同时完成浇注系统的设计。第三部分是注射机型号的确定。这部分需要进行注射量、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锁模力的计算,并校核注射剂的工艺参数,确定注射机的型号。第四部分是模架的确定。主要确定模架的型号以及各板的尺寸。第五部分是合模导向及定位机构的设计。包括了导柱、导套以及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设计。第六部分是脱模机构的设计和计算。主要囊括了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及分类,脱模阻力的计算和脱模机构的选用。第七部分内侧抽芯机构的设计。主要完成内抽芯距的计算。第八部分是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包括了冷却系统的设计及冷却装置的设计要点,计算冷却参数和冷却时间。第九部分模具零件的选材和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了模具各零件的选材及制造工艺。第十部分是模具的装配和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模具装配的步骤和模具工作过程校验和修改。不足之处:本次设计的不足之处是我对模具设计过程中思考问题有些简单,没有实践经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改,以及对塑料模具知识的缺乏,使该设计中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老师提问:(10)本论文的优缺点:对塑料模具在成型过程中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掌握了塑料模具成型的机构特点及设计计算办法,对独立设计模具具有一次新的锻炼,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大量生产后,由于顶针板变形,模具中斜顶杆不能准确复位,并对型腔造成损害,使塑件上有磨伤,且侧凹位置发生变化,无法满足装配要求。(9)写作毕业论文的体会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我在大学阶段所学习的模具设计方面的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巩固,也对平时所学习的比较零散的知识做到了系统化的运用。也发现了自己在学科内的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做到了很好的复习和理解。通过本次设计,对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在李章东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终于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在此对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及同学们表示真挚的感谢。还有那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的不够透彻?对于斜导柱的侧抽芯机构不甚了解,对斜导柱和滑块、导槽的配合过程中的整个动作过程不太明白。对斜导柱的在模架上的安装位置还不太明白。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那些?我对塑料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首先是塑料的组成和特性,塑料由合成树脂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包括填充剂、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固化剂、着色剂。其次是塑料的特性,包括质量轻、电气绝缘性好,强度刚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热导率低,耐磨性能优良。最后是塑料的分类,按合成树脂受热的状态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按应用范围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的见解?对这些不同的见解,自己是怎么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对分流道设计过程中,由于分流道的截面有圆形、梯形、U型、矩形等,为了减少分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希望分流道的截面面积要大,同时,为了减小散热,又希望分流到表面积要小,对选用U型还是梯形分流道选择不太确定,经过查找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查的为评价分流道截面形状的优劣,可用水力半径R=A/X来确定,A代表分流道的截面面积,X代表分流道的周长,R反映了分流道的流道效率,R越大,流道效率越高,意味着流体和流道壁的接触少,阻力小,通流能力强。全文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注射模具主要有七个机构组成,分别是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装置、脱模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装置、温度调节系统、排气系统。首先对塑件进行的工艺分析,确定注射机型号,在确定成型的零部件和模架等一系列的设计,都是按照注射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逐一进行的。了解各个部分的设计后,分别进行计算和设计,最后组成这个论文。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注射模的成型工艺过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已经通过的)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