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十几减6、5、4、3、2教学反思:《十几减6、5、4、3、2》一课是在学生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大量练习及计算技能已基本形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就前两课而言,本课的教学相对轻松,也因此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懈怠和忽视,导致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缺失。课后就此节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几点思考:一、与其“舍近求远”不如“顺水推舟”和前两课出现的求剩余的情景不同,本课出现的是求另一加数的实际问题的情景。由于课前对教本研读的不够仔细,认为此课单纯只是前两课算法的迁移,所以备课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很好的做到求同存异,而是一仍旧贯的沿袭之前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教学例题时提问:“小兔一共采了11个蘑菇,蓝蘑菇有5个,花蘑菇有多少个?”出现了两种算式:11―5=6和5+6=11,当这样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教学中时,我只是匆匆地引导孩子们理解:已知两种蘑菇一共采了多少及其中一种蘑菇采了多少,要求另一种蘑菇有多少,也用减法来计算。接着再引导孩子们说算法,一步步按照教学预设走过程,就是避而不谈孩子列出的5+6=11这道算式,没有适时的对教法的设计进行及时的变通,舍弃了一个因势利导出“想加算减”思路的绝佳契机。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孩子们思维的闪光点,与其“舍近求远”,不如“顺水推舟”。二、与其“一成不变”不如“灵活多变”本课仍然是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因而在导入部分设计了卡片接龙的方式,以复习十几减9、8、7和20以内进位加的口算,为学习本课作铺垫。卡片出示了这样一组口算:15-8=?14-9=?6+9=?12-7=?8+7=?11-9=?14-7=?5+9=?12-8=?6+7=?16-8=?3+9=?孩子们挨个都能对答如流,熟练地掌握了计算的方法,新课也在这样得心应手的导入环节中顺理成章的进行下去。然而在课后的交流中,领导们指出:可以将“想加算减”的这一方法蕴藏在这些加法口算中,将6+9=?→6+()=15或()+9=15。这样细微之处的变化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又突出了“想加算减”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从练习的实用性出发,从与教学内容的实际联系出发,设计教学过程,与其“一成不变”不如“灵活多变”。三、与其“拐弯抹角”不如“一针见血”“想想做做”练习中反复强调让孩子们感受相关的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时我也关注到了这一点,问孩子“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对一年级的孩子似乎有点难,他们只能答出“算式的后两个数颠倒了”。如果我们换了问题“你能想到与哪道加法算式有关?”给孩子们的问题就简单多了,他们也易于回答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孩子的视角提出简单直接的问题,更易于他们理解。我们与其“拐弯抹角”不如“一针见血”。四、与其“一枝独秀”不如“满园皆春”在帮小蚂蚁找家的练习中,采用了让孩子送小蚂蚁回家的游戏方式来巩固他们对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样令他们感兴趣的游戏练习也只限于十来个人,远远满足不了其他孩子想要参与学习的热情,如果每个人都能亲身体验参与其中,不仅加大了计算的训练量,提高了计算的能力,也能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何乐而不为?与其“一枝独秀”倒不如“满园皆春”。此次随堂听课后的交流,我聆听了很多真诚而实用地建议,给了我极大的触动。“教学”是门技能,需要我们不断充实自己、钻研总结、潜心苦练,才能技艺精湛。

书生****m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