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局部解剖学》论述题总结.doc / 文档详情
《局部解剖学》论述题总结.doc 立即下载
2024-06-16
约5.6千字
约5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局部解剖学》论述题总结.doc

《局部解剖学》论述题总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局部解剖学》论述题总结1.穿过腮腺的结构及位置关系 纵行的(颈外动脉、颞浅动脉、静脉、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横行(上颌动脉静脉、面横动脉静脉、面神经分支)上述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2.试述甲状腺的毗邻。 甲状腺的前面由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所遮盖,左右两侧叶的后内侧紧邻喉与气管颈部、咽与食管颈部以及喉返神经,后外侧邻颈动脉鞘和颈交感干。3. 颈动脉鞘内有哪些结构?排列如何? 鞘内有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在后内侧)、颈内静脉(在前外侧),和迷走神经(居二者之间的后方)。 4. 气管切开需经哪些层次? 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和胸骨上间隙及其内的颈静脉弓以及舌骨下肌群和气管前筋膜。  5.斜角肌间隙的组成、穿行结构及临床意义 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一肋围成;通行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 临床意义:前、中斜角肌表面腱性组织增厚变硬,颈肋异常纤维束带状结构构成前斜角肌痉挛,均可使斜角肌间隙变小,压迫神经血管而出现神经血管受压(胸廓出口)综合征。6.腋动脉各段的毗邻关系如何? 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可划分为3段,各段主要毗邻关系如下:  第1段:位于胸小肌上缘至第1肋之间。前:锁胸筋膜;后:臂丛内侧束和胸长神经;外:臂丛外侧柬和后束;内:腋静脉和尖淋巴结。  第2段:位于胸小肌深面。前:胸小肌;后:臂丛后束;外:臂丛外侧束;内:腋静脉和臂丛内侧束。  第3段:位于胸小肌下缘和大圆肌下缘之间。前:正中神经内侧根;后:桡神经、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外: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正中神经;内:尺神经、腋静脉和前臂内侧皮神经。7.腋淋巴结的位置及流注关系。 腋淋巴结约20-30个,接受乳房、胸壁、脐以上腹壁和上肢等处来的淋巴管,可分为互相连续的五群。   ①胸肌淋巴结:存在于胸大肌深面,胸小肌下缘处的前锯肌表面:   ②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远侧段排列。   ③肩胛下淋巴结:沿肩胛下血管和胸背神经排列。   ④中央淋巴结:是最大的一群,位于腋腔中各神经血管之间的脂肪组织中,收纳上述3群的输出管,输出管注入尖淋巴结管。   ⑤尖淋巴结:存在于锁胸筋膜深面,沿腋静脉近侧段排列,其输出管汇成锁骨下干,右侧注久右淋巴导管,左测注入胸导管. 8.简述腋腔的构成、内容。 .腋腔由顶、底和四壁构成。顶:由锁骨中段,第一肋外缘和肩胛骨上缘共同围成:底:由皮肤、浅筋膜及腋筋膜构成;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及锁胸筋膜构成;后壁:由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和肩胛骨构成;内侧壁:由前锯肌,上4位肋骨外面及其肋间肌构成;外侧壁:由肱骨大、小结节之间的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短头和喙肱肌构成。腋腔主要由臂丛锁骨下部及其分支、腋动脉及其分支、腋静脉及其属支、腋淋巴结及脂肪构成。 9.哪些血管、神经穿腋腔的前后壁? 穿经前壁即穿胸锁筋膜,有头静脉、胸外侧神经、胸肩峰动脉、胸肩峰静脉;穿经后壁的有:旋肩胛血管(三边孔),旋肱后动、静脉和腋神经(四边孔)。10.肘窝的构成及其排列关系。 肘窝是肘前区略呈三角形的凹陷,其构成是: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实际是肱肌和肱二头肌下部肌腱;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顶为肘前深筋膜及肱二头肌腱膜;底由肱肌和旋后肌构成。肘窝内容:肱二头肌腱位于桡侧,其尺侧为肱动脉及其分成的桡,尺动脉和静脉,最尺侧为正中神经。在肱动脉分叉处有肘深淋巴结存在。 11.桡神经在肱骨肌管中段受损,患者伸肘关节的张力只是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为什么?因为桡神经在人肱骨肌管前已经发出分支支配肱三头肌长头和内侧头。 12.肌皮神经的起始、行程、分部及分支如何?  肌皮神经(C5-7)起自臂丛外侧束,初居正中神经外侧根的外侧,喙肱肌和腋动脉之间,然后行向下外方,穿过喙肱肌至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分支分布至此三肌,其终支在肘窝外上方,肱二头肌外侧缘,穿出深筋膜,易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部皮肤,并延续到鱼际近,侧部。 13.比较骨间前后神经的起始,位置、支配。 正中神经穿旋前圆肌后发出骨间前神经,其与骨间前动脉伴行于前臂骨间膜前方,拇长屈肌之间,支配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和旋前方肌。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后易名为骨间后神经,下行于浅、深层伸肌之间,支配除旋后肌、桡侧腕长、短伸肌外的其余前臂后肌群14.简述股三角的境界内容。 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底)自内向外为长收肌、耻骨肌和髂腰肌及其筋膜。内容为股鞘、股管、股神经、股血管、淋巴结、淋巴管及脂肪组织。(从外侧向内侧分别是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管和腔隙韧带) 15.简述血管腔隙的境界及其内容。 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外侧界为髂耻弓,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局部解剖学》论述题总结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