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农村土地问题调查研究报告.docx / 文档详情
农村土地问题调查研究报告.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2.8千字
约6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村土地问题调查研究报告.docx

农村土地问题调查研究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土地问题调查研究报告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支撑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的天然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农村围绕土地的权益,产生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在这个政策指引下制定的相关法律,也越来越暴露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成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限制因素,而且变成农村不稳定的导火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法律体系,实行国家所有、农民永佃的准私有化土地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必然选择。绪论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且数量固定,对价格完全缺乏弹性。这个特征决定了土地的占有方式或者说所有制形式,是任何国家最重要的基本制度之一,当然也是一个国家法律所重点规范的对象之一。土地相关法律体系是否完善,是否公平,是否具有效率,不但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快慢的重要决定因子。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并建立了以集体劳动、按工资分和人口多少分配的农村分配制度。这种“一大二公”体制下,社员缺乏生产积极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粮食长期不足,全国不得不凭粮票供应食品。30年前,安徽小岗村的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分田单干,创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我们党将这种制度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一再声明要长期坚持下去,“一定15年不变”、“一定30年不变”、“30年之后也没有必要再变”;国家则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起我国农村最基本的土地法律规范。但在现实中,这个法律体系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土地违法、土地承包违法等案件不断发生,农村围绕土地而产生的纠纷非常多,已经成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有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的倾向。分析土地管理、土地承包中的问题和矛盾,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无疑对于下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内容,笔者在农村进行了一些调查,试图结合实际案例,对农村土地问题做一些法律层面上的思考。一、解放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家庭承包制下的土地问题(一)、解放后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打土豪、分田地”,在革命战争年代,这是一句最响亮、最具号召力的口号。有多少先烈,就是在这个口号的招引下拿起枪杆子,参加了革命队伍,为穷人打天下。那个时候,革命有一个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有一个最低目标,就是实现“耕者有其田”。1949年,全国解放。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基础、开辟道路。《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土地改革法》公布以后,在3.1亿人口的新XX县区分期分批地、有计划、有领导、有秩序地开展了土改运动,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三百五十亿千克粮食的地租。1953年春,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省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被摧毁,地主阶级也被消灭。这一次我国农村制度创新的绩效,在随后几年的农业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53年同1949年相比,我国粮食产量由11318万吨增加到16392万吨,年均增长13%;棉花由44万吨增加到130多万吨,年均增长43%;油料由256多万吨增加到419多万吨,年均增长21%,不仅迅速恢复、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而且为国家工业化起步奠定了基础。但是,在随后,我国的土地制度没有稳定下来,而是短期内有进行了更剧烈的变更。从1953年开始,国内开始搞以土地人股、集体经营为特征的互助组,很快又在全国普遍建立了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高级社,并在1958年完成了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不仅土地归集体所有,而且生产队的物资、劳动力,甚至社员私人的房屋、家具等也公有化了,可以无偿地“一平二调”。人民公社作为制度安排,从一开始就包含了诸多的消解制度本身的因素,注定了其绩效的低效率。由于劳动工具仍然是原始的手工工具,由于分配上的严重平均主义,严重地压制了农民
查看更多
春波****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农村土地问题调查研究报告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