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确定位置》说课 ——四年级上期 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张柳碧 一、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知识。而本课的学习则是第一学段教学内容的发展,是学生今后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表示周围环境中物体的位置都有较大的作用。 确定位置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空间的新视角。教材从学生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引出第几组与第几排的话题,再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最后通过练一练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符合学习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资源,本节课共拟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难点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方面,按照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将注重生活信息的重现,围绕“如何用简洁明确的方法确定位置”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观察、讨论、探索等方法,让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价值和解决问题的乐趣。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 在学法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和合作交流来体现的。本课内容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因此要让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有了以上对本课教学策略和教法学法的思考,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冲突激趣。从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引入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建立模型。从淘气和笑笑的位置如何用简洁明了的办法记录,引出数对。再通过演示座位图变成方格图的过程,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理解。 第三个环节:运用模型,解决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四个环节:联系生活,拓展延伸。把数对的知识从教室拓展到课外,介绍与数对相关的如电影票、经纬度等知识,开拓学生视野。 四、效果预设 反观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建构模型,创造出“数对”的表示位置方式,亲历“数学化”这一过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改变了教材,从本班的实际座位引出话题,丰富了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注重目标的达成,让学生的口、脑、手多种感官参与探索,体现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2018年11月20日

wt****58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