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化学如何进行期中复习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过的知识及方法得到再现和深化。因此,在期中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四抓”。一.抓知识的回忆知识的回忆需要一定的路线,前五单元核心知识的回忆,可以通过以下四条路线去展开:一是物质性质、变化类,回忆的线索是水的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氢气的性质(其间,穿插一些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二是物质组成、构成类,回忆的线索是物质的组成、构成→分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排布;三是化学用语类,回忆线索是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四是化学计算类,回忆线索是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了清晰的回忆路线,我们就能轻松越过知识再现这一关。二.抓知识的对比对比是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的有效方法。在前面所学的五个单元中,可以进行对比的知识为数不少。例如,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分子和原子、原子和元素、氧化物和化合物、双氧水的分解和水的分解、氯酸钾的分解和高锰酸钾的分解等。氯酸钾的分解和高锰酸钾的分解,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对比:一是找相同点:都是分解反应;都有氧气放出;反应都需要加热。二是找相异点:氯酸钾分解的生成物是两种,高锰酸钾分解的生成物是三种;高锰酸钾比氯酸钾容易分解。三是找联系:高锰酸钾分解的生成物之一的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通过对比,我们不仅可以强化对上述两个反应的记忆,还能解决“氯酸钾中加入高锰酸钾,氯酸钾的分解反应速率加快,高锰酸钾是否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等实际问题。三.抓知识的延伸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很有必要把握住这种延伸关系。知识的延伸关系包括:一是知识结构的完善。例如,物质的构成,第三单元学习时只知道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学完第四单元后,物质构成的知识体系才得以完善: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又如,物质的分类,第二单元中只涉及到物质的第一轮分类(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第四单元中才涉及到物质的第二轮分类(依据组成物质的元素是一种还是多种,将纯净物分成了单质和化合物两类)。二是知识内容的递进。例如,对化学变化的认识,由浅入深,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宏观)→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构成新的物质(微观)→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因此,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微观整合,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四.抓方法的领悟新课程标准不仅着眼于知识的掌握,还着眼于思想方法的领悟。因此,感悟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也是复习不可缺少的环节。1.分子运动的探究,运用了对比探究的思想方法(见课本52页)。通过A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B烧杯中酚酞试液不变色的现象对比,可得出氨分子不断运动的结论。2.当化学反应中有气体参与或有气体放出时,化学变化前后就会出现质量不守恒的假象。避免出现这一假象的方法是,将这一类变化的实验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分析这一假象的方法是,将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及反应生成的物质都列入质量统计的范围内。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初中阶段应掌握的配平方法主要是观察法。观察法使用的要点是,以变化前后最复杂的化学式为“基准”,依照其中各原子的个数,去添加其他化学式前的计量数(铁的燃烧、高锰酸钾的分解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都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做到了上述“四抓”,再配以适当的练习,同学们的复习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你****盟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