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全国-2014_解密中考化学 聊城篇之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rar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7.5千字
约11页
0
39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试题-全国-2014_解密中考化学 聊城篇之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rar

解密中考化学 聊城篇之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解密中考化学聊城篇之二物质的化学变化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真题再现☆1、(2010年聊城)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腐蚀B、玻璃破碎C、铁杵成针D、酒精挥发2、(2011.聊城)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蒸发B.水果榨汁C.冰雪融化D.钢铁生锈3、(2012.聊城)13.下列现象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滴水成冰B.铁丝弯曲C.消化食物D.水沸腾4、(2013.聊城)1.下列葡萄酿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葡萄B.捣碎葡萄C.葡萄发酵成酒D.过滤装瓶☆考点解密☆1、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2、课标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3、命题方向:找出给定的变化中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夯实双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举例水结冰(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铁生锈(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区别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了新物质微观实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微粒的运动速度或微粒间的间隔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旧分子被破坏,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常伴有的现象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解题思路☆找出选项所描写的变化中的变化前与变化后的物质是否是同种物质。如是同一种物质,则为物理变化;如不是同一种物质,则为化学变化。跟踪训练☆1、(2013山东济南)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铝土矿炼铝B.天然气燃烧C.木材制桌椅D.海水提取镁2、(2013天津)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石蜡熔化C.纸张燃烧D.湿衣晾干3、(2013湖北武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冰雪消融C.蜡烛熔化D.灯泡发光4、(2013浙江义乌)我们家乡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5、(2013•菏泽)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粉笔写字的过程是物理变化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变成其他分子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变成其他原子D.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二)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真题再现☆1、(2010年聊城)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石灰石、氧气、食盐三种物质中选出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填写在空白处:(1)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2)烹饪时用做调味品的是;(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2、(2011.聊城)现有五种物质:①H2SO4②NH4NO3③NaOH④CuSO4其中:(1)易溶于水,且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填序号,下同);(2)露置在空气中极易变质的是;(3)能用来制取杀菌剂的是;(4)和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考点解密☆1、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2、课标要求:认识常见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水、氧气、碳及其氧气物、金属、酸碱盐等)。3、命题方向:找出物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夯实双基☆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解题思路☆熟练掌握物质的常见性质及用途。跟踪训练☆1、(2013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2、(2013浙江温州)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选项ABCD物质氯化钠二氧化碳浓硫酸氧气用途除铁锈用于灭火作干燥剂供给呼吸3、(2013福建宁德)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盐酸﹣金属除锈B.烧碱﹣治疗胃酸过多C.干冰﹣人工降雨D.小苏打﹣焙制糕点4、(2013黑龙江哈尔滨)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食品常充氨气防腐B.活性炭净水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不锈钢制炊具二、质量守恒定律☆真题再现☆1、(2010年聊城)15、如右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C、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
查看更多
春波****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试题-全国-2014_解密中考化学 聊城篇之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

文档大小:39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