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背景3、常见的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一.研究思路1、实例:2、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原理:15.0g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7、怎样证明此培养基具有选择性呢?1、显微镜直接计数: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1)常用方法:注意事项①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上进行计数。②为使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加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皿中,经涂布,培养计算出菌落平均数。③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例: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从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两种统计结果。1、甲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30。2、乙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A、B、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1、212、256,该同学以这三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163作为统计结果。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作法正确吗?如果有问题,错在哪?分析课本P22:两位同学统计结果,回答书上问题(三)设置对照1、设置对照的目的: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对照实验是指除了被测试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满足该条件的称为对照组,未满足该条件的称为实验组。㈢.设置对照:原因:⑴土样不同,⑵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或者是混入了其他的含氮物质)小结: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对照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实例:在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筛选与统计菌落数目的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的106倍稀释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但是其他同学在同样的稀释度下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分析其原因。二.实验的具体操作㈠.土壤取样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信封中。◆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灭菌。㈡.制备培养基:制备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10g。◆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进行◆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采用不同的稀释度为什么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相同吗?㈣.取样涂布㈤.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一]无菌操作1、取土用的小铁铲的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灭菌。2、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在火焰附近将称好的土样倒入锥形瓶中,塞好棉塞。3、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操作。[二]做好标记注明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平板培养样品的稀释度等。[三]规划时间四.结果分析与评价1.通过对照实验,若培养物有杂菌污染,菌落数偏高;若培养物混入其他氮源,则菌落形态多样,菌落数偏高,难以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2.提示: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的稀释倍计算每克样品的菌数最合适。同一稀释倍数的三个重复的菌落数不能相差悬殊,如相差较大,表示实验不精确。五.课外延伸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红,说明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大肠杆菌呈黑色中心,有或无金属光泽本课题知识小结:六、例题解析1.对细菌群体生长规律测定的正确的表述是()A.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B.至少接种一种细菌C.接种一个细菌D.及时补充消耗的营养物质2.使用选择培养基的目的是()A.培养细菌B.培养真菌C.使需要的微生物大量繁殖D.表现某微生物的特定性状与其他微生物加以区别3.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A.CO2和N2B.葡萄糖和NH3C.CO2和尿素D.葡萄糖和尿素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家从70-80度热泉中分离到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B.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的估计值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D.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5.为培养和分离出酵母菌并淘汰杂菌,常在培养基中加入()A.较多的氮源物质B.较多的碳源物质C.青霉素类药物D.高浓度食盐下课了

wt****58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