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鱼我所欲也 (2).ppt / 文档详情
鱼我所欲也 (2).ppt 立即下载
2024-08-12
约2.5千字
约37页
0
1.2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鱼我所欲也 (2).ppt

鱼我所欲也(2).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鱼我所欲也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
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Wù,动词,厌恶)
③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④羹(gēng汤)
⑤蹴(cù践踏食物的样子)
⑥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

正句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④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⑦是/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


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由:介词,凭借,根据
是:代词,指这个原因
而:连词,表转折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


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


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

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一词多义:
1.是
这种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作法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2.得
得到,拥有例句:二者不可得兼
通“德”,感激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尔
助词例句:呼尔而与之
代词,你例句: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4.为
为了例句:向为身死而不受
做例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二、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三、古今异义
1.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钟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2.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
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
四、词类活用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名词作动词。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
“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六、虚词3、为:
介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动词: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故不为苟得也


5.而:连词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呼尔而与之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探究问题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舍生取义()
⑴正反对比论证:说明为什么要“舍生”:因为有的东西比生更可贵,有的东西比死更可恶。
⑵举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一箪食,一豆羹”虽然关乎生死,但是如果“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乞人”都会不屑一顾。
对“万钟”的态度又用事实从反面论证了义重于生的观点
⑶对比论证:用“向”与“今”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
⑷比喻论证:文章一开始就用鱼和熊掌的比喻论对生与死的选择。小结:
第一段:为人应舍生取义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中心论点(喻证)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至“是故所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鱼我所欲也 (2)

文档大小:1.2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