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最后一课》教案 (2).doc / 文档详情
《最后一课》教案 (2).doc 立即下载
2024-08-13
约5.3千字
约8页
0
4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后一课》教案 (2).doc

《最后一课》教案(2).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课题:《最后一课》课型:新授课时间:2月26日主备人:刘丽红学习目标:
1.感受小说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充分理解文章表现重大主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深深地受到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
3.了解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通过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突出主题的方法。
4.培养学生在讨论、寻找、合作中的概括能力。
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第一课时一、导入
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板书:《最后一课》)
介绍小说常识:
A、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
B分类: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小说。
C、小说要素:
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故事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二、检查预习
出示投影,检查课前预读情况。
1、注音:哽住(gěng)踱来踱去(duó)惩罚(chéngfá)
祈祷(qídǎo)懊悔(ào)诧异(chà)纵身(zòng)
2、学生概述故事的大体内容。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默读指导:眼到、心到,手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带着问题默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教学板块:听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一)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
(二)默读全文,说说文章思路。
四、再读课文,细心品味
第二个教学板块:品读(体味语言、感悟思想)。
(一)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板书:语言动作心理)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听读和品读,了解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也使我们认清了侵略者的罪恶,从而激励我们要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同时,使我们了解了学习小说必须认真阅读,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作品的主题。






1、解词:
诧异:觉得意外和奇怪。
懊悔:烦恼、悔恨。
哽咽:因极度悲伤、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宛转:形容声音的圆转柔和。
惨白:非常白。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了解。
小结: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人物描写的方法: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具体句子: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边读边思考,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学情预测:以“最后一课”为重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文章的思路。可能有如下几种:
1.课前、课上和下课。
2.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下课。
3.上课前,上课时。
小结:以上故事情节的三种划分法,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一种更为妥当,因为:它将故事情节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下课,突出了“课上”的情景;而第二种将故事情节分为四个层次: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其中一、二部分意思相同,可以合并,都指上课之前,不必单独划开;最后一种划法将故事情节分为两个部分:上课前、上课时,但不包含“下课”的情景,缺少了故事的完整性。所以课文按第一种分法为好:第一部分(1-10自然段):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自然段):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自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最后一课》教案 (2)

文档大小:4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