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演示文稿.ppt.Convertor.doc 立即下载
2024-08-16
约10千字
约11页
0
71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演示文稿.ppt.Convertor.doc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演示文稿.ppt.Convertor.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篇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人们为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逐步掌握了自然科学这个武器,并把科学从包罗万象的自然哲学中分化出
来,作为独立的对象加以研究
科学观是关于科学及其发展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本篇将立足于现代科学,把科学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探讨科学系统的性质、体系结构、内在矛盾,科学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当代的科学发展与大科学观等方面问题,以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认识科学
一、自然科学的基本涵义
科学一词源出于拉丁文Scientia,原为“学问”、“知识”的意思
在东方日本先引进“科学”的概念:1893年,康有为翻译日本书目时使用了“科学”一词;1896年,严复在《天演论》使用“科学”术语
“科学”广泛使用,但至今没有公认的统一定义。各国的百科全书和辞典的界说不尽相同,大致认为: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以正确反映现实及其规律性为内容,并通过概念、定律、原理、假说和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体系。
贝尔纳: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探索的方法、一种研究活动、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信仰和精神的来源之一,难以定义。科学是表示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直接职能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所以,“科学”不仅指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即知识体系;科学这种知识体系还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布莱克特:所谓科学,就是通过国家出钱来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江泽民2000年6月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阐明中国政府鼓励科学家进行“好奇心驱动的研究”。
二、科学的分类:
17世纪,培根按照人类思维方式的特征把科学知识分为三大类,即记忆的科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想象的科学(文学、艺术等)、理智的科学(哲学、自然科学等)。
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为代表)以科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分类原则,认为自然现象有天文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和生理现象等4种,相应地自然科学划分为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4门。
孔德把圣西门的分类系统具体化,并在生理学之后加上一门社会学。
黑格尔把发展的思想带进了科学分类,他认为各门科学是在“绝对精神”的发展顺序中相继出现的。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精神现象学、心理学,关于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学说,艺术、宗教和哲学。
恩格斯提出了科学分类的原则:必须根据客观存在的对象(物质的不同的运动形式),而不是根据“绝对精神”来分类;必须根据物质运动形式的内在逻辑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进行分类。
马克卢普把知识分成5类:实用知识(专业知识、商业知识、政治知识、家庭知识及其他知识),学术知识(人文教育),闲谈与消遣知识(幽默、小说、游戏),精神知识(宗教)和不需要的知识。
人们通常认为,可以大体上把全部知识分属于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4大门类。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如钱学森同志)又有划分为6大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或9大类(再加上军事科学、文艺理论、行为科学)的提法。
现代自然科学实践活动结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机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
基础自然科学,相当于工科(以及农医科)学生所学的基础课,如物理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研究对象是天然自然;基础科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技术(基础)科学,人们公认技术科学有别于基础科学,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但对技术科学的内涵外延及其性质作用的理解不尽相同。可以认为,技术科学相当于工科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课,如材料力学、工程热物理、电工学、冶金物理化学、自动控制理论等。
工程(应用)科学,相当于工科学生所学的专业课,如桥梁工程学、矿山工程学、民用建筑工程学、炼铁学、炼钢学等。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实践上);是一种间接的潜在的社会生产力(应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财富;是一种正确反映自然规律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以生产科学知识为行为特征的社会事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
科学的本质属性: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主体际性;
科学的重要特征:实事求是;探索创新;实际应用;人类共享
三、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知识:1.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的真实描述或判断。科学事实是个别陈述
特征:科学事实可复核、可重现;科学事实渗透理论;科学事实比较精确、系统。
2.科学定律;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
特征:科学定律以全命题形式出现;科学定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科学定律具有简明性。
作用:科学定律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定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演示文稿.ppt.Convertor

文档大小:71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