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练习课的教学反思 作者:本站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7-4-278:30:51发布人:韩建平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巩固这两种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提高制图的技能。 2、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 3、理解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选择策略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节课练习的目的: 1、针对我们同学读图能力的薄弱现象,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一方面要进一步巩固两种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提高制图的技能,同时也要加强我们的读图能力。 二、知识点回顾: 条形统计图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折线统计图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请学生举手回答,明确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三、针对练习: 1、选择策略的练习: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你认为用什么统计图表示,比较合理? (1)、电视机厂去年每月生产电视机产量情况。 (2)、六1班第一小组本单元数学测验成绩情况。 (3)、病人体温记录。 (4)、世界五大河流的长度。 (5)、农工商超市去年每月销售情况。 (6)、去年各月降水量情况统计。(去年全年各月降水量变化情况) (7)、城西村2002----2006年各村收入情况统计。(小曲村2002----2006年收入情况) 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分辨题目要达到的目的,再根据两种统计图的特征进行选择。 2、出示P35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问题。 (2)校对、反馈 (3)补充:①体重在35——39千克之间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②体重超过44人数是全班的百分之几? ③你自己的体重在哪个质量段? 3、出示P36第2题: (1)请学生独立制表。校对,制表错误的请同桌指出问题所在。 (2)请学生设计问题。 反馈各人的问题,并进行回答。 例如:01—02年的平均产量?04年比01年增长的百分数。 4、出示P36第3题: (1)请学生独立制表。校对,制表错误的请同桌指出问题所在。 (2)请学生设计问题。 反馈各人的问题,并进行回答。 (3)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补充:请计算大华汽车厂去年的汽车产量? 每个月的平均产量是多少? 每个季度的平均产量是多少? 教师强调必须看清题目要求? 5、出示P40病员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1)出示图,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书上的问题。 (2)重点讨论:这位病人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生同桌讨论后回答。 6、出示P41第2题 (1)、学生独立制做折线统计图。 (2)、反馈,互相评价。 (3)、请学生设计问题并回答。 (4)、反馈:强调百分数的题目的回答。 教师补充:哪年的涨幅最快? 学生尝试解决后统一意见:涨幅应该是计算百分比,温差才是计算相差数。 四、提高练习:(机动) 五、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哪方面得到了进步?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练习课的教学反思 教材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练习安排了2节课,分别放在每一部分的新授课之后进行,这样的安排,确实能使学生对两种统计图的各自的特征,制图的要领、方法和步骤能很好的掌握和巩固。但却忽略了对两种统计图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的对比教学。另外,统计图表的重点其实并不在知识,而是技能和能力,因此,还应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应该使学生在制作技能、应用能力和认知结构上均有所发展。所以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造、重组,先完成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新授,再将两者的练习放在一起进行教学。重点强化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各自的作用,渗透根据实际需要以及两者的各自特征合理选取统计图的意识。试图运用“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设计策略”,改变把练习课上成“做题课”的不良现象。课上完后,反思课堂,感觉这样的调整还是成功的。 优点一: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的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在让学生回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后,我主要补充设计了一组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题目(生活情境),让他们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说出这样选择的理由。学生对这样的学习也喜闻乐见,参与度、积极性都很高,在辩论中明晰两种形式的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和区别,对两种统计图有了更好的认识,也达到了这一环节学习的目标。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