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7章地下水资源及其基本特征7.1地下水系统的组成与结构(3)隔水层: 指那些既不能给出又不能透过水的岩层,或者它给出或透过的水量都很少。如质地致密的火成岩、变质岩,以及孔隙细小的页岩和粘土层均可成为良好的隔水层。2.含水介质的空隙性和水理性----岩溶率 溶隙的体积与包括溶隙在内的岩石体积之比 溶隙与裂隙相比较,在形状、大小等方面显得更加千变万化(2)含水介质的水理性质(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给水性 饱和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水的性能,用给水度来衡量. 给水度:饱水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排出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给水度与容水度、持水度的关系?)1.地下水流系统的基本特征2.地下水域7.1.3地下水系统垂向结构----中间带 界于土壤水带的下界与毛细水带之间 中间水带的水分形式主要有气态水、结合水和毛管水(2)饱和带2.地下水不同层次的力学结构7.2地下水的基本类型2.按岩石的储水空隙的差异分类7.2.2包气带水7.2.3饱和带水----潜水的主要特征(2)潜水面的形状----潜水面与含水层渗透性能及厚度的关系地表水体附近潜水面的形状(3)潜水面表示方法----潜水等水位线图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绘制: ①计算各点水位 各点水位=孔口标高-潜水埋深 ②利用内插法,按一定间距内插各点 ③将水位相同的各点连成圆滑曲线,即潜水等水位线----潜水等水位线图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应用:2.承压水----承压水的主要特征(2)承压水的形成----承压斜地构造: 又称自流斜地,它主要由单斜岩层组所组成.它的重要特征是含水层的倾末端具有阻水条件其二,是含水层发生相变或尖灭形成承压斜地 含水层上部出露地表,下部在某一深度处尖灭,既岩性发生变化,由透水层逐渐转化为不透水层,形成承压条件(图7-16)7.2.4空隙水(2)孔隙水的类型----山前倾斜平原孔隙水7.2.4空隙水(2)裂隙水的类型(按裂隙成因)3.岩溶水7.3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7.3.2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根据Q、F与V的关系7.3.2.2渗透流速7.3.2.3渗透压强与测压管高度7.3.2.4水头和水力坡度3.水头损失:7.3.2.5非线性渗透定律1912年哲才提出适用于地下水呈紊流状态时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7.4地下水动态与均衡7.4.2地下水动态类型7.4.3地下水均衡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