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4再见了,亲人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持、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查员、雪中送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本人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遭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二、学习预备 课前可布置先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材料。 三、学时安排2学时。 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全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2、学习课文,感悟志愿军兵士依依难舍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全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过程: 1、介绍抗美援朝和平(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教唆南朝鲜李承晚集团进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9月15日又纠集15个国家的雇佣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野鲜仁川登陆,不顾中国人民的一再警告,把烽火引向中国的边境,轰炸中国的安东(今丹东)等地。中国人民呼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于10月25日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在中朝人民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于1953年7月27日,被迫在野鲜休战协议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点,分期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年是最初一批。) 2、审题,提成绩。(这话是谁说的?——“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既可理解为志愿军对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说的话,又可理解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送行时说的话。在甚么地方说的?怎样说的?为甚么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要互称亲人呢?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的?……) 3、同座彼此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4、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留意生字“锁、暂、糕、阻、谊、捣、谣、侦、混、吵、耗、嫂”的读音); 5、自学第一部分。 ⑴默读课文,用本人的话说说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一是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他家里疗养的志愿军伤员,得到了独一的小孙孙。) ⑵结合课文说说“雪中送炭”是谁在甚么情况下送去甚么?(朝鲜大娘在志愿军兵士战役了三天三夜,曾经饿到极点的情况下,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给兵士送打糕吃。总结出,“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最困难、最需求帮助时给予帮助。)领会“独一”的含义。(隐含着大娘付出的代价是多大呀。) ⑶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怀散文,感情真诚强烈;同时又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说话的口气写的,言语非常亲切感人。朗读时要留意把握感情基调:对大娘,该当怎样读?(如对尊长慈母,应怀着敬重的情感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读好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反问句。例如:“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祈使句,恳求大娘不要再送。)要读出恳求的语气,读时句序幕调要降落。“能支持得住吗?”(疑问)读时句尾腔调要上升,要带上关切的感情。读感叹句时,句尾腔调先上升后降落,“这真是雪中送炭呀!”读反问句时应留意重音,“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样能遗忘?”应把“怎样能”读得重一些,表达出更加肯定的意思。 ⑷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6、质疑。 板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战役友谊跺脚噩耗硝烟

石头****海海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