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卖炭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卖炭翁》,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读懂诗句的意思,了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领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3.学习本课塑造人物、反映主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2、学习本课塑造人物、反映主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由《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引入作者,简介作者“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写作特点,导入新课。 附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以后,唐代的又一杰出的理想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继承《诗经》的优秀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他曾将本人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的诗,言语浅显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阐明了诗的宗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名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令人于市中摆布望,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乃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名为“宫市”,实践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二、初读诗歌,全体感知 1、指定先生朗读,教师点评。 2、师生分工合作朗读,进一步掌握朗读节奏。 3、先生再读巩固。 三、疏通文意,感知故事梗概。 教师结合屏幕展现,略加介绍作品大意。明确故事梗概:一个卖炭翁辛劳烧的一车炭毕竟被宫运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明确作品围绕炭的基本层次:烧炭——运炭——失炭。 经过作者对不同人物描写的对比,了解本课的主题。 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明确: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人物的?找一找,举出相应诗句。明确: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肖像描写)——烧炭艰辛、生活困苦。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肖像描写、心思描写)——心思矛盾、生活困苦、艰辛。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动作描写) ——从路远、雪厚、车重、人的苦累四方面来写运炭的艰难。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心思)——运用对比和心思描写炭被掠夺后的舍不得和迫不得已。);宫使:(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肖像)——得意忘形、得意忘形。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动作)——连用五个动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仗势欺人、蛮不讲理。) 这两类人物有甚么代表性?都分别代表着哪些人?明确:广大劳动人民;统治者。 3、白居易想借这两组抽象表达甚么?明确:一边是饥寒交迫的卖炭翁,另一边是得意忘形、仗势欺人的黄衣使者白衫儿,作者经过这些抽象的对比表达了本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歌的言语极其凝练,节俭,但常常也因而留给读者很多想象的空间。下方请同学们再结合诗歌内容,对某些情节进行大胆假设,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可给想象的内容拟个小标题。 示例: 对“伐薪烧炭南山中”展开想象,想象老人冒着暴风雪去深山老林中“伐薪”或在伐薪时与野兽作斗争的情景,可用《伐薪历险记》或《卖炭老人遇险记》为题。 对运炭上市途中的情况进行想象,写卖炭老人的所见所为或所思,可写卖炭老人尽管“晓驾炭车”,满以为本人起了个大早,想不到路上早已有好多为生计而起早赶市的各行各业者,老人因而挥鞭吆牛,加快脚步;也可写老人艰难的行走情景,标题可拟为《运炭途中》或《艰难的跋涉》等。 对诗歌结尾展开想象,可写卖炭老人不让宫市“驱将”,拼死相争的景况;可写宫市将老人一车炭掠夺走后,老人在雪地里挣扎的情景,可以描写悲痛欲绝的心思等内容,先生拟的标题也很不错,有《没法的抗争》《炭被掠夺后》《绝望的卖炭翁》…… 教师点评指点,引出作者(这么多卖炭翁可能的艰辛,黄衣使者白衫儿等是想不到也不愿去想的,但我们想到了,还有一个人也想到了——白居易。联系《观刈麦》等学过的作品,表明白居易不断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人。) 小结 这首诗经过对卖炭翁悲惨蒙受的描述,用鲜明的对比和有力的描写揭露了“宫市”掠夺人民财富的罪行,表现了诗人对“宫市”的愤懑和对人民的同情。

石头****海海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