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和第25~26页练习六第3、4、6、7题)。学科年级:数学五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内容注重与实践生活的联系,结合先生所熟习的事物进行安排,让先生学致运用。同时,教材内容还具有鲜明的时期特点。教材内容的呈现表现了经过先生动手操作、自主探求学习掌握知识的特点,让先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意义和计算公式的理解,培养先生的自主探求能力,发展先生的思想。二、先生特点分析 虽然五年级先生曾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表面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比较抽象;虽然五年级先生的抽象思想有了必然的发展,但仍以抽象思想为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先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教学中该当注重先生的学习体验,让先生在探求活动中掌握知识的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本身的能力。三、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 1.先生经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成绩。 3.培养先生分析能力,发展先生的空间概念。四、教学重难点和信息技术融合打破重难点、支持学与教模式变革分析 重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打破方法:观看实物,动手操作。 难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打破方法:引导发现,尝试计算。 教法:情境演示,探求归纳。 学法:操作理论,小组合作。五、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1.甚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甚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点。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点。 【新课讲授】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甚么关系? 观察后,小组议一议。引导先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消费中,经常需求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出示教材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最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践上是求甚么?(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表面积) 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初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反馈。 老师根据先生的解题思绪进行板书。 方法一: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和 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 方法二:长方体的表面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 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 (0.7×0.4+0.5×0.4+0.7×0.5)×2=0.83×2=1.66(m2) (5)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找甚么?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6)请同学们尝试本人解答教材例2,集体交流算法,请先生说说你是怎样解答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3、4、6、7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经过学习,你能说说你的播种吗?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时次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材先经过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帮助先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这样可以把表面积的概念与刚刚建立起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很好的联系起来,为下方学习计算表面积做好预备。接着,经过例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安排例2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启发先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有益于他们更好的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益于更好的发展先生的空间观念。

石头****海海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