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语文古诗词分类复习 复习目标: 1.以两宋二位词人的诗词为依托,零碎复习初中语文古诗词。 2.能横向比较诗词内容、情感、写法等。 3.揣摩出中考古诗文浏览的考点。 复习重点:横向比较诗词内容、情感、写法 复习难点:揣摩出中考古诗文浏览的考点 复习课时:一课时(苏轼、辛弃疾) 复习流程: 导入复习:直接导入,并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诗开始苏轼诗词的复习。(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复习内容一:北宋词人苏轼的诗词文 1、回顾初中阶段所学苏轼的诗词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1075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76年) 《记承天寺夜游》(1080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082年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居住作》(1082年12月) 2、分别复习每首诗文的背景、内容、情感、写法 3、对比联读:写于山东密州的两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1075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76年);与被贬黄州的背景有关的古诗文:《记承天寺夜游》(1080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082年春)《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居住作》(1082年12月) 4、提示每首诗词的重要考点。 三、复习内容二: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 1、指名先生说说对这位词人的印象。教师出示词人画像(力主抗金) 2、回忆所学到的辛词:《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1174年)《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181年)《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188年)《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203年) 3、复习每首词的内容情感。 4、对比联读情感的异同点。 四、分别给两位词人写一则颁奖词 五、巩固练习:(一)浏览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甲),《定风波》(乙),答题: 1.甲词中的“开张”的意思是:(),乙词中的“料峭”描述()。 2.两首词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二)浏览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甲),《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乙),答题: 1.甲词中的“天下事”的是指(),乙词作有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并运用了()的写法。 2.如何理解两词标题中出现的“赋”字、两词中出现的“白发”? 六、课堂小结。

石头****海海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