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 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58~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和加、减法的}昆合运算的按次,并能正确地计算。 2、学会混合运算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气。 3、先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兴味和决心。 教学重点 探求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按次。 教学难点 用递等式表达计算步骤。 教学方法 游戏引入法、讲授法、引导法。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 先生预备: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用纸牌玩“算24点”的游戏。课件随机抽牌,先生说计算方法。) 1、提出成绩:刚才玩“算24点”游戏时,我们都在与哪些运算打交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揭示课题: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这两级运算。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四则混合运算的内容。(板书: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二、探求新知 1、尝试解题,感受规则。 (1)分析解题思绪,初步感受规则。 ①多媒体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教师叙说并发问:星期天小军、小亮和小晴一同来到商场文具柜,他们来购买一些学惯用品。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中给出了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文具盒每个7元,我们买6个这样的文具盒,买书包用去55元。) 诘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甚么成绩? 先生l:买文具盒用了多少元?(随机指名让先生进行解答。) 先生2: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板书先生2提出的成绩) 指板书的成绩问:你能解决这个成绩吗? ②鼓励先生运用已有经验,独立解答。解答后,让先生交流本人的算法。 先算买文具盒用去多少元,列式为:7×6=42(元);再算一共用去多少元,即42+55=97(元)。 [教师板书:7×6=42(元)42+55=97(元)] ③指出: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分别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去解答,我们把这类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如今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大家能不能把两个算式合在一同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呢?快在作业本上试一试吧! A、先生独立考虑后,在答题纸上写出综合算式,教师巡查。 B、指名上前在投影仪上展现本人列出的综合算式。(如果发现有两种列式方法,一同展现。) 先生l:7×6+55 先生2:55+7×6 诘问;55+7×6这一种综合算式是怎样想的呢?可以这样列式吗? 先生阐明列式理由,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 (2)认识混合运算。 让先生观察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甚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先生在小组内讨论。 ②小组派代表,交流各自的发现。 小结: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成绩就要先求出6个文具盒的钱数,再和一个书包的钱数相加,就是一共用去的钱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乘法,一个加法;而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 (3)运用运算规则,书写计算过程。 教师板演递等式计算过程。 教师边阐明边板书:在计算综合算式时,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标出,提示本人留意运算按次。然后,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了便于第二行的算式和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地位), 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 (4)先生尝试计算并交流。 说话:对于混合运算,你能进行计算吗?请大家试着算一算“55+7×6”。算完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本人计算的按次,先算甚么,再算甚么。 投影仪展现先生计算过程:55+7×6 =55+42 =97(元) 强调:解决成绩后别忘了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并写出答语。(教师相应补充板书) (5)比较:计算7×6+55和55+7×6运算按次,有甚么相反的地方? 同桌讨论后班内交流。 教师小结:当综合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法时,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试一试”。 先让先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按次,再独立在答题纸上计算。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当综合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法或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以后我们在做混合运算时必然要看准符号,理清按次,正确计算。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答: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97元。

石头****海海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