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10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梁任公及梁实秋其人。 能力目标 1、自读研讨,透过对人与事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思。引导先生领会人物的写作方法。 2、引导先生学习学习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描写人物的手法。 德育目标 领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敬仰之情,理解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心国事的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研讨学会从多角度理解课文,引导先生领会人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引导先生学习学习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描写人物的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浏览(上课前的浏览) 清末时有一位十岁的少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奥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二心想不露声色地训示儿子一番。筵席开始了,父亲灵机一动,便当众对少年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尊长斟酒沏茶,不准落座。” 少年不知父亲的意图,毫无思想预备,但凭腹中的才学,自信不会出丑,因而满口答应下去。 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这少年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采不已。父亲早忘了那件不面子的趣事,他被儿子那字字珠玑、音韵铿锵、对仗工稳的下联沉醉了。 导入【课前浏览的基础,教师引导】 猜一猜:(让先生逐句朗读) 他聪颖过人,“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中秀才,16岁及第,被誉为“岭南奇才” 他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他是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 他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 他是第一个运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 他是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他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初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中华民族”这一词语的首创者。 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他的他著作颇丰,触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言语学、宗教及文明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明确:梁启超 补充介绍(ppt展现,先生齐读)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饮冰,描述非常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授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是梁启超于戊戌政变流亡日本后用的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 1895年跟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1915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如我们熟知的《少年中国说》。暮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作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二、走进作者(先生齐读) (引导:这个单元让我们非常荣幸:由于大师一个接一个向我们走来:鲁迅来了,带来了刘和珍君,巴金来了,带来了小狗包弟,如今,带着梁启超浅笑着向我们走来的是他-------)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前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jì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势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文学周刊》《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编《新月》月刊。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次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三、课题导入(PPT展现课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明确:1922年3月10日、17日、24日,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邀,在清华学校作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作者梁实秋记叙的就是清华学校第一次请他演讲的情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听完梁任公演讲以后二十余年,写下的纪念文章。 四、课前考虑 1.课文的标题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本文的文体?(从“记”字,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记人或记事的散文) 2.这篇课文次要是记演讲还是记人? 明确:以一次演讲写梁任公先生 3.他为甚么称梁启超为梁任公先生? 猜测:是想念老师,是景仰老师,是激励本人,或许是惺惺相惜…… 明确: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是经过一些纤细的片段、典型的事情来感受一些人记住一些人。那么这篇文章看似记事,实则经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出梁任公的性情及特点。

石头****海海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