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 课题在直线上表示数主备人海琴备课 工夫研讨工夫授课工夫教学 目标1.掌握在直线上表示数的方法,及对应的正数、负数表示的意义。 2.理解直线上表示的数不仅表示距离还表示相反方向,从中得到表示的方法。 3.培养先生抽象的数学思想能力,及数与图形结合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领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践成绩。教学 预备课件、课堂练习直线表示数的练习纸教学过程设计复备栏(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填一填。 ①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②阳光小学今年招收重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③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像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回顾复习正负数的意义,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新情境,探求新知 1.认识直线上的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例3。 说说你知道了甚么信息? (2)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你预备怎样画? 预设:①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②0表示起点,向东走2米,表示为+2米,向西走2米,表示为-2米。 (3)独立画图,交流反馈。 ①你是怎样画的? ②比较大家的画法有甚么不同?(单位长度不一样。) ③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甚么数? ④课件演示画法,教师小结:在一条直线上表示行走的距离和方向,需求先确定起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再用正负数表示相应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研讨的内容(板书课题:直线上的负数)。 【设计意图】让先生在理论活动中自主探求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方法,初步认识直线上的负数,培养独立考虑习气与理论操作力。 2.感知直线上数的变化 (1)在直线上表示负数 ①请先生独立在直线上表示出1.5和-1.5。 ②集体交流:说说你是如何表示的? 预设:①-1.5m表示向西走1.5m;②-1.5在-1和-2之间。 (2)如果你想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该当如何运动? (3)观察1.5和-1.5的地位,你发现了甚么? 预设:①1.5在0的左面1.5个单位长度,-1.5在0的左面1.5个单位长度,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②它们到0的距离相等,都是1.5个单位长度;③它们之间相距3个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经过1.5和-1.5的对比,明确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并引导先生发现两个数离起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摆布两侧,浸透+1.5和—1.5的绝对值是相等的。 (4)同桌合作游戏:你走我说。 举例:如果小明从“—2”的地位要走到“—4”,该当如何运动? (5)引导观察:在直线上从0往右依次是甚么数?从0往左呢?你发现了甚么规律? 预设:①0右侧的数是正数;②0左侧的数是负数;③从左往右的数逐渐增大;④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直线的认识,领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浸透负数的加减法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做铺垫。 (三)巩固深化,拓展运用 1.基本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 ①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说说怎样在直线上表示这些数? ②从起点到-如何运动?哪个点与它到0的距离相等?它们之间相距几个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经过在直线上表示-、-0.5这样的负分数、负小数,引导先生认识到任何一个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一个点来表示,让先生对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构成绝对残缺的认识。 (2)课件出示教材练习一第7题。 ①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②如果一个人从“-2”地位出发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甚么地位?如果从“-2”出发先向西走1米,再向东走4米,将会到达甚么地位? ③同桌合作游戏:你说我走。 游戏规则:一个人阐明起点的地位和如何运动,另一个人用笔尖表示人在数轴上运动,标出最初到达的地位,并用一个数表示这个地位。 (3)课件出示标题: 体育达标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如下:李勇45个、张军28个、张强33个、赵刚26个、王亮18个。如果每分钟做仰卧起坐30个算达标,以达标的个数为标准,记录每个人的成绩。刚好达标的个数记为0个,超出的个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个数用负数表示,请把下表填写残缺。 ①说说你知道了甚么信息? ②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4)课件出示标题: 某次数学测试,老师以80分作为标准,将六名同学的成绩记为+4、+10、-5、0、+7、-4,这六名同学的实践平均成绩是多少? ①你知道这六名同学的实践成绩分别是多少吗? ②独立计算,集体反馈。 预设:方法一:(84+90+75+80+87+76)÷6=82(分);方法二:80+(4+10+7-5-4)÷6=82(分)。 【设计意图】结合理

石头****海海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