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电子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工夫主备人议课工夫执教人备注课件制造辅备人教学内容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初步感受诗的魅力,并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入哲理,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领会这类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入哲理,懂得“生”与“死”在本诗中的特殊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领会这类手法运用的好处。 重难点打√一、介绍鲁迅,导入新课 1、出示鲁迅画像,引入:大家认识他吗?他是谁?谁能用两句话来描述一下这个老人? 2、你对鲁迅了解多少?谈一谈。(在先生陈述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并出示相关简介) 3、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去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课题,先生齐读。 二、引导朗读,初悟诗情 1、先生自在读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把每一个句子读顺畅。 2、指名读,提示先生诗中“呵”的读法。 3、出示画好节奏的诗句,先生试读,教师范读。 4.、引导读出感情:读诗除了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 (板书:“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 对这两类人,作者表达的感情都是怎样的呢? (前者是歌颂,后者是批判)(板书:歌颂批判) 三、了解写法,深化理解 1、先生默读,考虑:这首诗有甚么特点? 2、交流: (1)对比:每大节的前后两句进行对比,对比的好处就是让好人在大家的心中更好,让坏人大家的心中更坏。(教师引导朗读) (2)前后对照:前面2、3、4大节描述两种人的不同表现,接下去的5、6、7大节对这些人做出的表现的后果进行了对照——有甚么样的表现就会有甚么样的结果。引导分男女生对照着读,让先生考虑:你情愿做一个甚么样的人?为甚么? (3)总分结构:诗的第一大节和后面六个大节是总分关系。(引导理解“生”与“死”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引入:同学们请看,这首诗的标题是:有的人。在标题下方还有一个副标题,一同念出来。诗中虽然没有鲁迅的名字,但是必然有鲁迅的影子,看看,你从哪句诗中看到了鲁迅的影子? 先生读诗寻觅可以找到鲁迅影子的诗句。 进行交流,顺势拓展: (1)“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引出鲁迅的诗《自嘲》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引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恨这以野草作装璜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转,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致乔木,因而并且无可朽腐。 3、当然,文中很多地方都在歌颂鲁迅,比如““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这句诗也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诚然,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为本人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也因而,在他死去后却还有很多人记着他,也有很多人写文章纪念他。 (1)课件出示圣陶和老舍的评价: 他的精神是超乎慈祥的。他伟大,他坚强!(叶圣陶) 他有颗纯洁的心,能接近青年。(老舍) (2)先生齐读 4、发问:既然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为甚么不写出鲁迅的名字?而是以“有的人”代替呢?(引导先生理解:本文不单写鲁迅,而且写了像鲁迅一样的人,如黄继光、雷锋……) 5、齐读全诗。 五、布置作业 1、过渡:我们读了这首诗后深有感触,请同学们模仿着写几句。 2、写鲁迅先生、赞誉鲁迅先生的诗歌有很多,本人上网搜索一下,选本人喜欢的抄写下去,认真读一读。 ———————————————————————————————————————— 板书设计: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虽死犹生(歌颂) 虽生犹死(批判) ———————————————————————————————————————— 教学反思: 补充建议

石头****海海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