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角,知道角,初步认识角。 2、动手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领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数学学习的兴味,在探求角的大小比较过程中学会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是大家的新朋友,可是,我却带来了几位同学们的老朋友,想见见他们吗?(想) 2、出示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 四边形。让先生说一说。 3、拔取三角形,擦去一条边,得出一个新图形,问先生“你们认识这位新朋友吗?”指名先生回答。下方我们一同来探求角的初步认识 4、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求新知。 1、出示场景图,请先生打开课本84页,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 甚么?图中有哪些物品?谁来说说它们的外形有甚么不同?先生逐一回答。再请先生认真观察,你能不能从图中找到刚才认识的新朋友“角”(从图中找角)。 2、同桌彼此指一指。 3、课件演示,初次抽象出图形。 4、观察身旁的物体,看哪些物体上也有角?彼此指一指。(从实物中找角) 5、(1)、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再用手摸一摸角,领会摸得感觉。彼此说一说。(角的顶点尖尖的,边是直直的) (2)、教师介绍,像这样,我们可以在角的图形里画一段弧线表示角,以后用这样的方法表示角。再点击课件,“这些图形都是角”。 (3)、教师先在黑板上点一个点,然后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问先生“这个点叫甚么?这两条线叫甚么?”先生说后,教师板书:顶点和边 (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刚认识的新朋友角长得是甚么样?彼此说一说。师生交流,总结角的特点:一个顶点,两条边。(教师板书) (6)、请大家用本人喜欢方式比划比划角。找先生比划角。 6、完成试一试:用小棒摆角,并指出顶点和边。 先生动手用小棒摆角,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要留意甚么?(小棒的一段要对齐)” 7、我们曾经认识了角这个新朋友,再见到它,你还能认识吗?完成想一想做做第一题。 找几个先生说一说,然后出示答案,问“你做对了吗?”。再找先生问“为甚么第二个和第四个图形不是角?”先生回答,以后让先生找一找角的顶点在哪里?边在哪里?同桌之间彼此指一指。 8、数角(想一想做做第二题)。 (1)、自主完成(2)、师生交流。 让先生先在书上填写,然后指名汇报答案,最初让先生找一找角的顶点在哪里?边在哪里?同桌之间彼此指一指。 9、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学到这里,下方我们来放松一下,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工厂参观一下。(出示钟面模型)这是甚么工厂?(造角工厂)听说过吗?想不想看看是怎样造角的? (1)、出示钟面,造出第一个角。看时针与分针构成的角怎样? (2)、再造出第二个角,认真观察,这个角发生了甚么变化? (3)、造出第三个角,观察、考虑,角有甚么特点?(角有大有小) (4)、操作:想不想本人也来制造角,指点先生造一个活动角。请大家拿出2个硬纸条和1个钉子。 A、预备学具(两根硬纸条做成的角)。 B、师出示一个角,让先生分别制造出比老师手中的角大或小的角。 10、(完成想一想做做第三题) 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11、比一比(完成想一想做做第四题) 重在引导先生直观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 12、折角(想一想做做第五题)。 (1)、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动手折一个角,做上教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怎样折出更大的角?怎样折出更小的角? (3)、考虑——操作——展现。 三、小结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甚么内容?你有甚么播种? 2、这节课你学的快乐吗?

石头****海海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