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区普法中期工作情况汇报.docx / 文档详情
区普法中期工作情况汇报.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3.4千字
约7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区普法中期工作情况汇报.docx

区普法中期工作情况汇报.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区普法中期工作情况汇报目前,我区“xxxx”普法已进入中期阶段,根据过去普法工作的结果和“xxxx”普法开展的情况,个人说几点粗浅的认识。普法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自1986年实施普法规划以来,我国的普法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很大成就,公民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立足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转变旧观念,确立新思路,把握根本需求,研究内在规律,不断实现普法工作的新突破和新跨越。一、明确普法需求的导向性和针对性普法对象是普法的主体,普法活动应围绕主体展开。“供需对路”是实现普法目标的前提。以往的普法实践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缺乏对普法对象需求的充分了解,导致普法活动与普法对象实际情况无法完全契合,内容上“一锅煮”,方法上“一刀切”,要求上“一律化”,陷入所教非所需的尴尬局面,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新时期的普法工作更要求我们要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普法对象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收入、地域等程度,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广泛征求普法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各群体的普法需求。在此基础上,加以深入分析、认真研究,科学细分普法对象,分类梳理普法需求,并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的认知层次、职业特性、文化背景等特点,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普法方案,进行分层指导,按需施教,力求有的放矢,从而能够确保普法活动与普法需求的合理匹配。二、力求普法形式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普法形式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普法的实际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对普法形式的要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简单、生硬的传统普法形式亟待革新,以便使其迸发新的活力。以往普法实践在形式的选择上,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单方主导,多属填鸭式、灌输式,普法对象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参与的机会和渠道有限,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形式呆板,如语言枯燥、抽象,不够生动,缺乏吸引力,易导致抵触心理,加之以开设讲座、摆摊咨询、发放资料等常规方式居多,易产生学法疲劳;三是渠道单一,在传播载体的选择上,大多采用宣传手册、法律资料、标语、横幅等静态平面的媒介,无法实现全方位、立体式覆盖;四是简单说教,为普法而普法,未能使普法与行政、司法、执法等活动有机结合,造成群众对法律实用价值认识的难到位。现今开展的“xxxx”普法笔者认为则应在批判继承、充分运用传统普法的有效手段和方式的同时,积极创新,使得普法形式不仅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而且有深度、有声势、有影响,大大提高普法实效性:一是过程互动化,由包括普法者、普法对象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普法活动。活动过程中,不仅安排分组讨论,鼓励普法对象自由发表、相互交流个人观点,而且提供开放式自由提问的机会,由普法者耐心倾听,详细解答;二是形式生动化,注意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之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将普法融入文学、戏剧、绘画、雕塑、音乐中去,推出一系列法治文艺作品,让人们在享受法治文化大餐的同时,无形之中被感染渗透,潜移默化;三是载体多样化,综合运用各种媒介,拓展覆盖面,扩大普法效应,如运用电视、户外广告、手机短信、网络、公共场所大型电子显示屏,使法律普及无处不在;四是环节服务化,确立服务为先,在服务中引导的思路。寓普法于服务之中,于执法、行政、信访、咨询、调解,复议、诉讼等过程之中,于法治实践之中,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热情周到的工作,增强普法渗透力,提升普法实效。三、注重普法内容的系统性和丰富性普法内容是普法活动的核心部分,是普法取得成效的关键。以往在普法内容的选择上缺少统筹思维,造成内容单一贫乏,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重时事型法律、轻实用型法律。以往我们在普法宣传上更注重宣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一些主要的法律法规,却忽略了人们急需的法律法规的普及,忽略了人们如何使用法律的普及,造成人们处理现实问题的法律能力不足;二是重义务性规范、轻权利性规范。过多宣传法律本身在强制性、禁止性的功能,使人们对法律产生了一种敬畏感,认为法律是设置障碍、加重负担的,从而自觉不自觉地选择规避法律,使法的作用在发挥上打了折扣;三是重实体法、轻程序法。通常对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为主的法律宣传的较多,而对以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宣传的则较少,人民群众对维护自己权利的合理、正当的途径和程序知之甚少,一遇到侵权就不知所措,要么采取强制手段,实施私力救济,要么采取上访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区普法中期工作情况汇报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