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高分子化学 第3章 1-2节.ppt / 文档详情
高分子化学 第3章 1-2节.ppt 立即下载
2024-09-06
约2.6千字
约64页
0
1.8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分子化学 第3章 1-2节.ppt

高分子化学第3章1-2节.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自由基共聚合3.1引言3.1.1共聚物的分类与命名(2)交替共聚物(Alternatingcopolymer)(3)嵌段共聚物(blockcopolymer)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丁二烯为主链,苯乙烯为支链;
如ABS树脂,SB为主链,A为支链(亦可AB为主链,S为支链)。①两种或多种单体名称之间用短划线相连,并在前面冠以“聚”字。如聚苯乙烯-马来酸酐。
②两种或多种单体名称之间用短划线相连,然后再后面加上“共聚物”。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③需要指出是无规、嵌段、接枝等共聚物时,则在“共聚物”前加上文字说明。如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在英文名称中,常以在单体名称间嵌入-co-、-alt-、-b-、-g-等符号,分别表示无规、交替、嵌段、接枝。如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polystyrene-b-butadiene)。④无规共聚物的名称中,前一单体为主单体,后一单体为次单体。
⑤嵌段共聚物中,前后单体代表单体聚合的顺序。
⑥接枝共聚物中,前一单体为主单体,后一单体为次单体。

3.1.2共聚合反应的意义(2)理论上
----可以测定单体、自由基、碳阳离子和碳阴离子的活性,进一步了解单体的活性与结构的关系。①Highimpactpolystyrene(HIPS)苯乙烯和丙烯腈加入到PB乳液中进行接枝共聚制得三元共聚物:ABS树脂。是由苯乙烯与丁二烯合成的三元嵌段共聚物,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弹性体,具有弹性高、抗张强度高、不易变形、低温性能好等特点,可制成电缆及非轮胎橡胶制品。⑤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MMA)
机械性能较好,介电性能优异,但对光、热稳定性差,脆性大。
VC与VAC共聚:VAC起内增塑作用,使流动性能改善,易于加工,含5%VAC的硬共聚物可制造挤压管、薄板和唱片;20-40%VAC的软质共聚物可制造管材、薄板、雨蓬、手提包和地板砖等。
VC与偏氯乙烯共聚:具有耐油脂、抗氧和抗水蒸气性能,广泛用于包装薄膜和涂料。3.2二元共聚物的组成与分布3.2.1共聚组成的特点
----两种单体进行共聚,由于化学结构不同,反应活性存在差异,因此往往可观察到以下现象。
两种单体各自都容易均聚,但不易共聚。如苯乙烯和醋酸乙烯都容易均聚,但不易共聚。
一种单体不能均聚,但能与另一种单体共聚。如马来酸酐不能均聚,但能与苯乙烯共聚。
两种单体都不能均聚,但能共聚。如1,2-二苯乙烯与马来酸酐都不能均聚,但能共聚。两种能互相共聚的单体,进入共聚物的速率可能不同,因此产物的组成与原料单体的组成并不相同。如Vc和VAc共聚时,起始配比中Vc含量为85%。而起始共聚物中的Vc含量达到91%。表明Vc的活性较大,容易进入共聚物。3.2.2共聚物的组成方程③共聚物的聚合度很大,其组成由链增长反应所决定,引发和终止对共聚物组成无影响;
④稳态。引发和终止速率相等,自由基总浓度不变;两种链自由基(M1•和M2•)相互转变速率相等,两种自由基浓度不变;
⑤无解聚反应,即不可逆聚合。四种链增长链终止(主要是双基终止)两单体消耗速率之比等于某一瞬间进入共聚物中两单体单元之比,即:代入式为同一种链自由基均聚和共聚增长速率常数之比,称为竞聚率。
竞聚率表征了两种单体的相对活性。
代入上述方程:共聚物组成摩尔分率微分方程
令f1代表某一瞬间单体M1占单体混合物的摩尔分率
F1代表某一瞬间单元M1占共聚物的摩尔分率共聚物组成与链引发、链终止无关;
共聚物组成通常不等于原料单体组成,特殊情况例外如r1=r2=1时;
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只适用于低转化率(~5%);
活性种可以是自由基、正离子或负离子,但活性种不同,同一单体对的r1、r2有很大不同;
引入一个重要参数,竞聚率。
因此:
r1=0,表示k11=0,只能共聚,不能均聚;
r1=1,表示k11=k12,均聚与共聚机率相等;
r1>1,表示k11>k12,圴聚倾向大于共聚倾向;
r1<1,表示k11<k12,共聚倾向大于均聚倾向;
r1=∞,只能均聚,不能共聚。为了简便而又清晰反映出共聚物组成和原料单体组成的关系,常根据摩尔分率微分方程画F1~f1曲线图,称为共聚物组成曲线。
⑴理想共聚:当r1r2=1,即r2=1/r1,两种情况②r1·r2=1,或r1=1/r2,为一般理想共聚
即k11/k12=k21/k22=当r1>1,r2<1时⑵交替共聚当r1=r2=0,或r1→0,r2→0时F1更多见的是r1>0,r2→0,通常用r1·r2的乘积值来表示一对单体的交替共聚的倾向,乘积越小,其交替共聚倾向越大。0.5/0⑶非理想非恒比共聚苯乙烯(r1=55)-醋酸乙烯(r2=0.01)的共聚体系,r1>>1,r2<<1,其共聚行为也应属于这一类。
但实际上,聚合前期,共聚物是含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分子化学 第3章 1-2节

文档大小:1.8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