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4 第2课时 集中识字课 ——《树之歌》+《几种树》《树的一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形声字识字、随文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壮、化”两个字。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并试着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等方法,初步了解10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感受大自然之中树木种类的丰富。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树木的图片,交流认识的树木,并简单说一说它们的样子。 (二)随文识字,习得方法 1.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借助拼音读通诗歌,指名读。随机纠正不准确的读音。 2.再读诗歌,归类识字。 (1)读诗歌,圈出诗歌中树木的名称。自学结束后,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课件出示树木名称,学生对照检查并改正。(板书:各种树木) (3)出示本课带有木字旁的字,依据形声字特点归类识记。 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从字形上看,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 ——都带有木字旁。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字音,每个字右边部件的读音和这个字的读音有什么关系? 本课中要求认识的字还有哪些可以运用形声字的构字方式识记? 3.读懂诗歌,随文识字。 (1)引导学生思考文中介绍的树木有什么特点,并对照书中插图猜一下每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树。 (2)学生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 ——表达范例:“我知道杨树长得很高,榕树很粗壮。” (4)教师相机指导: 出示每种树木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结合“梧桐树”学习“泡桐”一词。 学习“枫树”一词。 学习“松柏”一词,感受拟人句的作用。 ——这样写很形象,很容易明白它们的样子。 识字指导: 随文认识“耐”字,通过读文猜意思,用“耐”字组词(忍耐、耐心、耐力),强化记忆。 随文认识“守、化、银”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如加一加、编儿歌、猜字谜等。可以将“银”字和第一课学过的“铜”字联系起来识记。 组词记忆“疆”字:新疆、边疆、疆域、疆土。 读好诗歌: 拍手集体读—男女同学对读—同桌对读—师生问答读(教师:什么树高?学生:杨树高……)—男女同学问答读—开火车读—尝试背诵。 (5)拓展树木知识。你还认识哪些树木,说说它们的样子或特点。 (6)学习课后第三题:关于树的三句俗语。 读正确—猜意思—教师简单讲解—读流利。 课中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部首归类法、形声字、随文识字等多种方法认识了许多生字,并且了解了一些祖国各地常见树木的特点,正是因为树木的装点,大自然才更美了!(板书:大自然真美)在这个过程中用多种方法朗读、积累了儿歌。接下来,我们继续用学到的方法识字、读儿歌。 (三)补充阅读,拓展延伸 整合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自然妙趣》中的《几种树》《树的一家》。 1.阅读《几种树》。 (1)出示自读要求: 自读,圈出树的名字; 同桌互读纠正错误读音; 同桌交流树的特点和识字方法。 (2)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评价:开火车读儿歌;出示范例,回答自学要求中的问题: 儿歌中写了(10)种树。 我明白了(杨树)的特点是(又直又高); 我明白了( )的特点是( )…… (4)说说你新认识了哪些字,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阅读《树的一家》。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儿歌《树的一家》,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再读儿歌,边读边圈出树的名字,想想你认识了哪几种树的名字,和同桌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2)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评价:开火车读儿歌。 (四)指导书写,交流评价 指导书写“壮、化”两个字: 1.观察占格、步骤:先找出两个字在横中线、竖中线或中心位置的笔画,再看起笔位置。指名说。 2.教师范写,强调:左窄右宽的字,注意穿插、笔画匀称。“壮”字右半部分是“士”,上横长,下横短;“化”字右半部分的笔画顺序先撇后竖弯钩。(板书:壮、化) 3.学生练写:描红一遍后临写一遍。 课堂小结:汉字真是太有趣了,一个偏旁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么多字,掌握这种方法,多多运用,你就会成为“识字大王”,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 三、板书设计

18****88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