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近体诗六首.ppt / 文档详情
近体诗六首.ppt 立即下载
2024-09-09
约2.5千字
约50页
0
1.3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近体诗六首.ppt

近体诗六首.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居秋暝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请依示例,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又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情画意。(当然,还有平仄押韵方面的考虑)1.对课文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目中“山居”二字点明居住环境,“暝”
是傍晚的意思。
B.首句中“空山”写出山中树林繁茂,掩
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此处有如世外桃
源。
C.“竹喧”“莲动”两句是说浣女摇动竹枝,
竹枝发出沙沙声;晚风吹来,莲叶摇曳
多姿。
D.“随意”“王孙”两句是说春草任其凋枯,
如此秋景,“王孙”亦可自留。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
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
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C.中间两联摄取月、松、泉、石、竹、莲及
浣女、渔舟八种景物,组合成宁静淳美而清
新活泼的画面,诗中有画,寄寓诗人的高洁
情趣。
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
山中不可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
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沉情绪。登高登高杜甫登高杜甫登高杜甫登高杜甫登高杜甫登高杜甫艰难苦恨繁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杜甫人物形象特点:蜀相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六年后即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在夔州瞻仰那里的武候祠,写下了又一首纪念诸葛亮的诗《咏怀古迹·其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思考:
1、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1、对两首杜诗语句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2、对两首杜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石头城石头城在南京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因为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三国时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哲学家。自幼好学,博览古今,20岁中进士,授监察御史等职。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贬为朗州司马。九年后,元和十年(815年)被召进京。游玄都观,因作诗《戏赠看花诸君子》讽刺权贵,再度被贬,先后任连州、苏州等地刺史,任中体恤民情,减赋济灾,有不少德政。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和县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晚年,因足疾回洛阳,常与白居易饮酒酬唱,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郎等职,世称“刘宾客”。唐长庆元年,刘禹锡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
和州(安徽和县一带)刺史,途中与白居易相会
于扬州,途经金陵时,漫游了这座六朝古都。诗
人登临时,只见空城犹在、物是人非,六朝豪奢
繁荣荡然无存。时值李唐国运衰微,力图中兴,
目睹金陵残破衰败的景象,联想到唐敬宗沉溺声
色、游乐无度、国事日非,感慨万千,于是吊古
伤今,写下了《金陵五题》,《石头城》是其中
的一首。1.“石头城”本来是六朝古都,现在在诗人眼里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之为前车之鉴。《石头城》和《蜀相》的比较锦瑟作者简介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近体诗六首

文档大小:1.3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