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造口护理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 文档详情
造口护理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立即下载
2024-09-10
约3.6千字
约41页
0
4.6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造口护理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造口护理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造口护理专业知识讲座什麽是造口造口的种类肠造口适应症造口术前定位
1.患者直立位或坐位时能看到造瘘口位置,便于自我护理
2.造口周围应有5-6cm的平坦皮肤.有利于造口用具的使用;远离瘢痕、皱褶、皮肤凹陷、骨突处、腰围。
3.无慢性皮肤病处。
4.最好位于腹直肌内,可减少并发症,并能利用造口控制排便术前肠道准备
1.饮食准备术前三天低渣半流质饮食,术前一天流质饮食,术前晚8时开始禁食
2.药物准备术前3天遵医嘱给予肠道抗菌素,以抑制肠道细菌。首选甲硝唑
3.肠道准备a口服肠道准备法甘露醇恒康正清
b常规清洁灌肠
4.肠道清洁程度分级标准
Ⅰ级肠腔无粪便残渣无粪水潴留肠液清亮
Ⅱ级肠腔无粪便残渣肠腔有污浊粪水
Ⅲ级肠腔有粪便残渣或粪块造口术后护理2.造口的大小及形状观察造口是圆或椭圆或不规则,做到心中有数。
3.造口的高度造口高度可有平坦、回缩、突出或脱垂等。理想高度为1~2cm。
4.造口的位置和类型根据手术记录确认造口的类型(结肠造口、回肠造口)肠造口功能恢复的评估
1.空肠造口:术后48小时后开始排泄,最初流出物呈透明或深绿色水样,24小时约2400ml,需注意观察患者的水电解质情况。
2.回肠造口:术后48~72小时开始排泄。特点:排泄物多、稀、含消化酶;排泄物排出无规律;排泄物无臭味。
3.横结肠造口:术后3~4d开始排泄。进食后排出物从糊状到柔软。特点:排泄物稀,不成形,气味大;排便无明显感觉;造口直径大,影响衣服穿戴。
4.降结肠造口和乙结肠造口:时间较慢,一般需要5d才恢复功能。一旦恢复正常功能,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造口通常排除柔软成型的大便。特点:排泄物少成形;时间长后排便较有规律;排泄物气味大。
5.排气情况:有气体排出是肠造口手术后观察肠道功能恢复的最主要指征造口的评估与观察术后造口自我护理指导
a.造口周围皮肤清洁用开始即可,不需要用任何肥皂或消毒液(酒精、洁尔灭等),它们会使皮肤干燥,容易损伤,而且影响黏胶的粘贴力。
b.黏贴时应采取立位或平卧位,以保持腹部皮肤的平整。
c.粘贴时尽量避开皮肤凹陷、瘢痕或褶皱处,如无法避开,可用防漏膏或防漏条填平,再贴造口袋,以免造成黏贴不实,粪液沿缝隙渗漏。
d.术后早期,患者以卧位为主,造口袋的开口可向一侧床边。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坐立的机会增加,造口袋的开口应向下对着自己的大腿。
e.回肠造口早期的患者,更换造口袋最好的选择在清晨未进食前,避免换袋过程中粪便流出,影响造口袋的黏贴及稳固性。结肠造口在饮食前或饮食后2h更换,或根据自身排便习惯而定。常见的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常见的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五.造口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1.出血;常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
原因:造口粘膜糜烂:擦洗造口用物过于粗硬,力度过于粗暴,造口粘膜受到外伤。肠管内毛细血管破裂;肠系膜血管未结扎或结扎线的脱落。
观察与护理:用玻璃试管插入造口内,并用手电照射,观察出血程度。如为造口粘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可用棉球或纱布压迫出血;如出血较多,可用0.1%的肾上腺素溶液浸湿的纱布压迫或用云南白药止血,或局部用激光电灼止血;如为肠系膜小动脉出血,可拆开1~2针粘膜皮肤缝线,寻找出血点加以钳扎,彻底止血。
预防:避免用力刺激肠造口,操作轻柔,清洗时水温要低,造口底盘大小适宜,切忌过小。缺血坏死
缺血坏死是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内,外观局部或全部呈暗紫色,若及时处理。淤血的肠造口可能会恢复。若继续发展而使肠造口变黑色,可能导致组织坏死
原因:主要是肠造口血液循环障碍
1.术中损肠边缘小动脉,提至肠管时牵拉张力过大扭曲及压迫肠系膜血管
2.造口处腹壁开口小或缝合过紧而影响肠壁血液循环
3.严重的动脉硬化
4.造口地盘裁剪过小或过于坚硬
护理:术后每日观察造口情况,正常为粉红色,造口粘膜成暗红色或紫色时,应拆除造口周围的油纱条或局部缝线解除所有压迫造口的物品;如坏死仅几毫米,允许继续严密观察,用生理盐水湿敷局部坏死组织待脱落后观察或用局部频谱仪照射促进血液循环。如粘膜在短时间内变为黑色应同时检查肠腔血液循环情况,坏死的深度和广度,如肠腔颜色变黑,坏死到了筋膜层,须再次剖腹探查切除坏死肠管,重建造口。皮肤黏膜分离
原因:造口开口处肠粘膜部分坏死;皮肤切口感染可发生在皮下或较深的腹壁层内;粘膜与真皮间缝合不当或缝线过早脱落,及结肠张力过大;糖尿病;长期使用类固醇类药物
观察与护理:用棉签轻轻探查分离的深度。逐步清除局部的黄色腐肉或坏死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擦干、根据其深度选择伤口敷料填塞,如分离表浅渗液少时宜选用亲水性敷料粉剂,分离较深且渗液多时,用海藻类敷料填塞,若已形成瘘管则须做瘘管切除或重做肠造口。造口狭窄
原因:1.造口周围愈合不良造成瘢痕组织形成
2.手术时腹壁肌肉层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造口护理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文档大小:4.6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