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培训课件.ppt 立即下载
2024-09-10
约6.6千字
约122页
0
25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培训课件.ppt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内容提要:
医院感染传播过程
ICU医院感染现状
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传播过程
(一)何谓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二).感染链

有三个环节,即:
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感染源

病人—临床症状期病人,大量病原微生物不断从感染部位排出,是外源性医院感染中主要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携带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病人,工作人员和病人陪人,如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MRSA携带者。尤其携带有多重耐药菌株(如MRSA)者,在暴发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自身感染源—感染性微生物来自病人体内储菌库,当储菌库细菌在体内发生易位时即可发生感染。另外,感染也可来自存在于身体某局部的潜在病原体的活化,如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发生的单纯疱疹。
环境储源—医院环境常有微生物存在。耐干燥菌可在医院环境中存活较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G-菌在潮湿环境中不仅能存活,还能繁殖。这些菌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传播给易感人群。
动物感染源—受感染的动物和某些昆虫亦可是医院感染的感染源。前者如带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家鼠,后者如带有疟原虫的蚊子。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最常见传播方式之一,分为直接传播与间接传播。
直接接触: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与感染源接触而获得感染。不通过环境病人间交往而获得,如多重耐药菌株。间接接触:病原体污染了医疗设施如病人用具,再通过接触这些物品造成的传播;多重耐药菌株(如MRSA)可通过污染的手直接传播其他病人也可通过污染的家具和器械间接在病人间传播。呼吸道传播
通过病人所呼出的带有病原体的飞沫,近距离传播给其他病人和医务人员,如呼吸道病毒感染。
通过飞沫播散的病原体,可远距离传播,如结核分枝杆菌。
医院中常见的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的传播因素,如超声雾化治疗、氧气湿化瓶的污染。实验操作等,均可造成污染气溶胶的吸入而获得感染。空调系统可有军团菌和喜湿性细菌污染。
消化道传播,称粪—口传播,医院中常见有
甲型病毒性肝炎
感染性腹泻
鼠伤寒沙门菌感染
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经口获得感染
血液/体液传播
血液和血液制品含有病原体,通过输血,血制品或与污染血接触引起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及艾滋病病毒等。垂直传播
通过胎盘屏障
产程中新生儿吸入阴道分泌物或
产伤致母婴血液传播。
哺乳
医疗器械和设备
医院内有很多侵袭性诊疗设备和仪器,如内镜各种导管等,侵袭性操作即可带入外源性感染。
又可自身细菌带到另外部位,如支气管纤维检查可将上呼吸道细菌带到下呼吸道造成内源性感染。
即可发生接触传播,也可发生血液体液传播,甚至呼吸道传播(后者如SARS的传播)。3、易感者
所患原发病损伤机体免疫功能,如糖尿病、肝硬化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抗肿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类治疗等。
多数病人接受抗菌药物治疗,造成体内微生态失衡。
侵入性操作造成皮肤、粘膜的屏障破坏。(一)医院感染发病率
ICU是重症病人集中治疗的场所,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是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科室。国内的研究报导,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可高达50%。甚至有的达100%。一般感染率在20%左右(见下表)。4所不同级别医院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二)医院感染部位发生分布(见下表)
4所不同级别医院ICU医院感染部位发生前5位分布(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基础病重患者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见下表)
某医院ICU人工气道103例各基础疾病医院感染率
接受侵袭性操作患者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见下表).
采用人工气道危险因素与医院获得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四)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株
1、G+球菌常见耐药菌株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溶血性链球菌

2、G-杆菌常见耐药菌株
铜绿假单胞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等
预防控制原则
隔离感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控制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6年向全球推荐的五类措施包括:
消毒
隔离
无菌操作
全理使用抗菌药物
监测并进行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一)、工作人员管理1.工作服:可穿着普通工作服进入ICU,但应保持服装的清洁。不建议常规穿隔离衣,但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2.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或有体液喷溅可能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培训课件

文档大小:25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