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与传统文化培训课件.ppt / 文档详情
中医与传统文化培训课件.ppt 立即下载
2024-09-10
约2.2千字
约61页
0
2.7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与传统文化培训课件.ppt

中医与传统文化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与传统文化文化三个层次
表层文化(物质文化)—是人类最易感知、易变的文化。
围绕衣食住行,表现在“去取好恶”——物质本身不是文化。但是“去取好恶”赋予上面就是文化。例:流行风尚等。
中层文化(制度文化)—包括风俗、利益、制度、法律、宗教、艺术等。
借助物质来体现底层文化。例:抢婚、娶媳妇要有盖头。
底层文化(哲学文化)—是人类最稳定、最具内涵的文化。
是个人或群体的伦理观、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例:金钱观。一、医本道家(二)道教信仰

1、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
2、著有:《老子》即《道德经》、《庄子》。
3、汉代开国,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中国历史两次——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盛世)。
至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策略——儒家统治。
4、道教信仰庞杂,天上—人间—地狱,包括天神、地祗、人鬼等复杂的神灵系统。

(三)道教教义
1、“道”——核心——宇宙有一个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守的法则,这种法则就叫“道”。
道生万物,道统万物——“道(天地万物之母)生一(元气),一生二(阴阳),二生三(阴阳和合),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德”——是这个法则人性、人伦、人情等体现——符合“道”的才叫“德”。3、道教认为:
道法自然:《素问》:“…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尽终其天年…”
上善若水:《老子》“…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性柔曲顺势,贴近自然,包容广大,近于道。
淡泊名利:《老子》“为吾有身,及吾无身…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美其食…)
——虚无忘我,为名利,则多急;为天下,则无怠。无身,是超越有限的生命…心寂不染,处动而不乱。


孙思邈(541或581~682)西魏时代出生,卒于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葛洪:
《抱朴子》记载了许多药物的性能,他也是我国第一个记录天花、并提出治疗狂犬病可用免疫方法的人。
如麻黄可以治疗咳喘;松节油可以治疗关节炎;
世界上第一部治疗肺结核的专著《十药神书》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是《神农本草经》残卷与陶弘景《名医别录》合编而成,所载药物比《神农本草经》增加了一倍。。


3、医药:
炼丹—追求长生不老药物。发明七星丹、红升丹至今仍被世界称为神奇的中药。
药食—古代道士多远离尘世,医食无着,生活清苦,道士就有了“辟谷食气”——
“食气”并非不食,而是不食谷粮。具有药物作用食品,如,茯苓、白术、菊花、灵芝等,药食同源。(中国人的医、药、食)
养生——重在调三气:孔子尚正气
老子尚清气
释迦尚和气二、医儒相通这是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十一日,为孔子七一代孙孔昭焕的高祖母、诰封衍圣公一品夫人黄氏而题写的。(五)中医与“仁”—“仁术”
1、治病、救人、济世功能,视为仁术。
2、清代袁枚《小仓山房文集·与薛寿鱼书》:
“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仁术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视医术为儒家“仁”学的具体实践,将医术提高到与“仁”学同等的地位。
(六)中医与中庸之道
阴阳平衡(太过不及都为病)
1、阴阳平衡是健康标志:
生命运动理想状态。《素问》:“阴阳均平……命曰平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2、阴阳失衡是疾病开端:
阴阳平衡关键在于适中、适度。《素问》:“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
(1)阴阳平衡是动态平衡:
《素问》:“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以虚,气门乃闭”—数量变化,未打破阴阳平衡。
(2)阴阳平衡是相互制约:
《素问》:“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3)阴阳平衡是顺其自然:
与老子“清净无为”,一味强调顺应自然不同。积极入世,主观参与,动中有静。
2、王肯堂:
进士出身,官至福建参政。
因母亲和妹妹患病亡故,而学医终成名医。
编著《证治准绳》。
三、医易同源(三)医易始祖与成书
1、同出始祖古圣(上古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伏羲——易学鼻祖及中医学开山祖,他先创八卦,为易的先引,又创九针,是针灸的起源。
神农——上古医药创始人,尝百草,《神农本草经》
黄帝——中医经典的创始人,与岐伯等人问答——《黄帝内经》。
(七)易与中医组方用药四、医佛关连千佛洞——莫高窟(二)佛教最高信仰——
佛祖释迦摩尼和西天诸佛。
1、佛法的主要思想认为,人生为苦,活着是要伴随苦难的。
因此,要用各种方法去消除化解,以积德行善,求得因缘。
因缘和合就生,因缘分散就灭。和合者,死后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否则,就要跌入痛苦的地狱深渊。——苦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医与传统文化培训课件

文档大小:2.7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