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人的护理第一节体液平衡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主要由体液、电解质及渗透压所决定,且是维持细胞和各脏器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 水与电解质构成人体体液的基本成分。体液分布: 细胞内40%(女性35%) 占体重组织间液15%60%细胞外20%血浆5% 注意:婴幼儿70%老年及肥胖女性50% 此外第三间隙液(胸腔液、心包液、腹腔液、关节液、滑膜液、房水等)占体重1~2%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离子分布第二节体液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1.水平衡 一般成人24小时水分出入量表 2.电解质平衡 ⑴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相关的电解质为Na+和K+。 ⑵Na+的一些特点: ①Na+是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②正常成人对钠的日需要量为4.5g。 ③摄入的钠增多,随尿排出的钠也增多;摄入的钠减少,随尿排出的钠也减少;不摄钠,随尿基本上不排钠。 。⑶K+的一些特点: ①K+是构成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②正常成人对钾的日需要量为3—4g。 ③摄入的钾增多,随尿排出的钾也增多;摄入的钾减少,随尿排出的钾也减少。不摄入钾,随尿也会排出钾3.体液平衡的调节 机体主要通过肾脏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的稳定。而肾脏的调节功能是受神经和内分泌反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系统的调节: ⑴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恢复和维持体液正常的渗透压) ⑵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恢复和维持血容量)二、水平衡紊乱1、等渗性缺水(1)病因①等渗性脱水其渗透压无明显改变。②主要为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而引起肾素—醛固酮系统分泌↑—远曲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以代偿维持血压。③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血容量减少,休克(见图)。(3)临床表现(4)诊断检查(5)处理原则(6)护理诊断(7)护理措施定义:以水的丢失为主,失水>失钠,[Na+]>145mmol/L,渗透压浓度>320mmol/l(正常值:280~320mmol/l) 病理生理改变 (1)病因(2)缺水程度 依据缺水程度和临床症状轻重不同可分为三度: (3)诊断检查 1.尿液检查 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大,大于1.025。 2.血液检查 ⑴血电解质:血清钠离子浓度大于145mmol/L。 ⑵血常规: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mol/L;RBC、Hb、PCV(Hct)轻度增高。(4)护理诊断㈤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组织间液缺乏及不适当的组织灌流有关 ㈥潜在并发症 脑损伤 ㈦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高渗性缺水的知识 (5)护理措施注意点: 1.血钠正常值可用142mmol/L。 2.补给的液体可用5%葡萄糖溶液或0.45%的低渗盐水。 3、低渗性缺水(3)病因(4)缺钠程度 依据缺钠程度可分为三度:(5)辅助检查(6)处理原则(6)护理诊断㈤潜在并发症 疼痛,思维过程改变 ㈥营养失调与营养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有关 ㈦知识缺乏 缺乏低渗性缺水方面的知识(9)护理措施4、水中毒(1)病理生理(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处理原则三、电解质平衡四、电解质紊乱1、低钾血症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补钾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2、高钾血症临床表现3.心脏功能异常的症状 可有心动过缓、心率不齐表现,甚至出现舒张期心搏骤停。 4.微循环障碍的表现 血钾过高的刺激作用使微循环血管收缩,出现皮肤苍白、湿冷、青紫及低血压等表现。 典型心电图改变:T波高尖,QT间期延长,QRS波增宽,PR间期延长。治疗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第三节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一、酸碱平衡及调节1、酸碱平衡判断常用指标2、酸碱平衡的调节肺代偿:通过呼吸中枢及化学感受器改变呼吸频率及幅度,调节CO2的排出量来代偿代谢性酸碱紊乱,维持酸碱平衡(PH)的稳定。酸中毒:CO2的排出增多,碱中毒:CO2的排出减少,特点:10~30min起反应,数小时达高峰。 3、酸碱失衡的分类及特点4、酸碱失衡的诊断标准二、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1、代谢性酸中毒(1)病因(2)病理生理(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5)处理原则2、代谢性碱中毒(1)病因:(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治疗(5)护理措施(1)病因(2)病理生理(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5)处理原则(6)护理措施4、呼吸性碱中毒(1)病因(2)病理生理(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5)处理原则(6)护理措施

13****5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