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功与功率一功 不做功正功2.合力做的功 功是标量,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________,也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三功率 1.功率 (1)定义:在物理学中,做功的________用功率表示。如果从开始计时到时刻t这段时间内,力做的功为W,则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之比叫作功率。 (2)公式:P=________(P表示功率)。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瓦,符号是________。1W=______J/s。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功率的单位,1kW=________W。2.功率与速度 (1)沿着物体位移方向的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等于这个力与物体速度的乘积,即P=________。 (2)若v是平均速度,P=Fv表示平均功率;若v是瞬时速度,P=Fv表示瞬时功率。 (3)应用:由功率与速度关系式知,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和各种起重机械,当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________,要增大牵引力,就要________速度。功的分析与计算(2)图中拉力F做什么功?地面对雪橇的摩擦力做什么功? 提示:(2)拉力F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 (3)图中雪橇做匀加速运动,合力做什么功?若雪橇做匀减速运动,合力做什么功? 提示:(3)雪橇做匀加速运动,合力做正功。雪橇做匀减速运动,合力做负功。 1.对公式W=Flcosα的理解 (1)某一恒力F对物体做的功,只与F、l、α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物体是否还受其他作用力等因素无关。 (2)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是有正负。 (3)公式W=Flcosα只适用于计算恒力做功,若是变力,此公式不再适用。 (4)功是过程量,描述了力的作用效果在空间上的累积。2.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功的正、负由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决定,所以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而只能说明做功的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还是阻力。 3.几个力的总功的求法 由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知,合力与分力做功也是可以等效替代的,因此计算总功的方法有两种: (1)先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再根据公式W合=F合lcosα求合力的功。 (2)先根据W=Flcosα,求每个分力做的功W1、W2、…、Wn,再根据W合=W1+W2+…+Wn求合力做的功,即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α=37°的粗糙斜面上,与斜面一起以5m/s的速度向右沿直线匀速运动了2s,g取10m/s2,求: (1)弹力对物体做的功; [答案](1)-48J [解析]物体在2s内运动的位移为x=vt=10m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竖直方向:FNcosα+Ffsinα=mg 水平方向:Ffcosα-FNsinα=ma=0 联立解得FN=8N,Ff=6N。 (1)弹力做的功为WN=FNxcos(90°+α)=-48J。 (2)静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答案](2)48J [解析](2)静摩擦力做的功为Wf=Ffxcosα=48J。 (3)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答案](3)0 [解析](3)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G=mgxcos90°=0。 (4)物体所受合力对物体做的功。 [答案](4)0 [解析](4)方法一:物体所受合力做的功为 W总=F合x=Wf+WN+WG=0 方法二:物体匀速运动,故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所以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 [名师点评] 计算功的三点技巧 (1)计算功时,一定要明确哪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数值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匀速还是变速无关,只取决于F、l及两者方向的夹角α。 (3)计算总功两种方法的选取 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或某一方向平衡,或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用W=Flcosα更简捷。 ②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力变化或有些力不做功,应选取W=W1+W2+…+Wn。1.(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l,如图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B.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D.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解析:物体的受力和位移如图所示,支持力FN与位移l的夹角α<90°,故支持力做正功,D选项正确;重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故重力不做功,A选项错误;摩擦力Ff与位移l的夹角大于90°,故摩擦力做负功,C选项正确;物体做匀速运动,所受合力为零,合力做功为零,B选项正确。 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力F=10N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向右移动的距离为l=2m,已知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g取10m/s2,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cos37°

18****88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