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全国-2012_2012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三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推断智能升级检测.rar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5.3千字
约7页
0
27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试题-全国-2012_2012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三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推断智能升级检测.rar

2012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三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推断智能升级检测.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7用心爱心专心2012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三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推断智能升级检测一、选择题1.有①石蕊试液②pH试纸③酚酞试液④碳酸钠溶液四种试剂,其中能一次性将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稀盐酸三种溶液鉴别开来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将N2、CO、HCl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的CuO,假设每次处理均能完全反应(或吸收)。则最后排出的气体是()A.N2、COB.H2O(气)、N2C.N2、CO2D.HCl、CO3.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A.铜B.碳酸钠C.氧化铜D.氢氧化钡4.(2011·聊城中考)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B.用酚酞试液区分盐酸和食盐水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醋和白酒5.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A.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稀盐酸B.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C.鉴别氯化钠、硝酸铵、生石灰——加水溶解D.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6.(双选)(2011·烟台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7.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NaOH、NaCl、MgCl2、FeCl3B.Na2CO3、稀硫酸、稀盐酸、NaNO3C.Na2SO4、BaCl2、KNO3、NaClD.K2SO4、Na2CO3、BaCl2、KNO3二、非选择题8.(1)从①碳酸钠溶液②肥皂水③紫色石蕊试液中选择鉴别下列物质的合适物品(填序号):A.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B.氢氧化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C.硬水与软水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除去氮气中少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9.(2010·广东中考)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化学卡片玩起了趣味“接龙”游戏。下图是其中一位同学自创的“回龙”谜宫,“——”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生成的物质。已知A、B、C、D分别是NaOH、CuSO4、Fe2O3、HCl四种中的一种,试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相关反应的方程式:D→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11·黄石中考)如图所示中字母A~I分别表示不同的常见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2)写出与A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另一种物质的名称和其一种用途;名称_____,用途_______。(3)写出C、G的化学式:C_______,G_______。(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A、B、C、D、E五瓶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HCl溶液、Na2CO3溶液、MgCl2溶液、NaNO3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种。分别进行下列实验:Ⅰ.将A分别滴入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Ⅱ.将B分别滴入A、C、D、E中,C、E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其余没有明显现象。Ⅲ.将C分别滴入A、B、D、E中,B中产生白色沉淀,D中有气泡冒出,其余没有明显现象。(1)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2)B加入E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C加入D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2.某学习小组将“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方案:(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写出如图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1)中得到的气体,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认为:选用__________(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利用物质间某些性质的差异选用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分离,是分离物质的基本思路。例如:在工业上,分离空气中的氮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试题-全国-2012_2012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三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推断智能升级检测

文档大小:27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