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广东-2013_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二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净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rar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课题3水的净化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原理2、学会过滤的原理及操作。3、了解沉淀和过滤等水净化的方法[重点、难点]:过滤的原理及操作要领。[知识回顾]:1、水电解时正极产生,负极产生,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说明水是由和组成。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自来水B、矿泉水C、蒸馏水D、浑浊的河水[导入新课]一、水的净化方法:浑浊的河水自来水[展示]:浑浊的河水和自来水。[引入]:用什么方法使浑浊的河水变澄清?[提出问题]: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水厂净水过程:水库(河水)取水投药消毒清水池配水泵用户[讨论]:1、加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2、活性炭的作用是,说明活性炭具有性。3、自来水厂的净水方法有二、过滤:目的是分离与混合物。(1)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2)过滤操作中的“三要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二低:滤纸要低于漏斗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的作用是)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原因是)[提出问题]:分别用上述三种方法处理浑浊的河水,哪种净化程度最高?[活动与探究]:取3个小烧杯,各盛放半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如下的探究活动步骤情况记录结论或解释1、烧杯A—静置;烧杯B—加入3药匙明矾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使明矾溶解,静置;烧杯中的液体更加清澈程度.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悬浮杂质,使之从水中。。2、过滤法处理烧杯C的浑浊的河水;(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滤纸上有,滤液变。说明过滤可以将水中的(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除去。3、观察比较烧杯A、烧杯杯2和滤液的清澈程度(滤液留着!后面实验用到。)最最清澈的是烧杯。此活动中方法的净化效果最好。[问题的发现]:①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②过滤后难溶性固体在上;过滤后的液体称为。③如果浑浊的河水经过滤后得到的透明液体有气味或颜色,如何处理?④经过滤和吸附后,我们将得到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该液体是纯水吗?,为什么?你用什么方法将上述液体变为纯水?[阅读思考]阅读P56的有关内容,填好下列内容:1、如果用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如右图),不仅可滤去其中的,还可以吸附掉一些的杂质,除去。2、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填“是”或“不是”)纯净水,原因是。3、硬水与软水:硬水是含有可溶性、化合物的水。软水是含有可溶性、化合物的水叫硬水。(1)、硬、软水的根本区别是:所含的可溶性、化合物的水。(2)硬水的危害:。(3)、鉴别硬水和软水[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等量的分别滴加到等量的两杯水样中,充分搅拌该杯水为硬水该杯水为水[归纳]鉴别硬水与软水的试剂是;方法是:将分别滴加到少量的水样中,充分搅拌,有较多泡沫的是,无泡且较多悬浮物的是。(4)、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4、蒸馏:得到的水为(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如右图的简易装置)①实验室降低将硬水变为软水的方法是:。②在水中常加入沸石的原因是;③烧杯所盛的冷水作用是。④试管中所盛的水称为。[板书设计]:1、水的净化方法有①、②、③、④。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2、过滤的目的是分离与的混合物。3、过滤操作中的三要素:一贴,二低,三靠的含义。3、硬水与软水:硬水是含有可溶性、化合物的水。软水是含有可溶性、化合物的水叫硬水。(1)、硬、软水的根本区别是:所含的可溶性、化合物的水。(2)硬水的危害:。(3)鉴别硬水与软水的试剂是;方法是:将分别滴加到少量的水样中,充分搅拌,有较多泡沫的是,无泡且较多悬浮物的是。(4)、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4、蒸馏:得到的水为(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思洁****爱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