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吉林省长春市第104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无答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陌上桑》 2、水何澹澹,□□□□。《观沧海》 3、□□□□□,决眦入归鸟。《望岳》 4、□□□□□,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 .5、《望岳》中表现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9、《观刈麦》中写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 10、《与朱元思书》中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体特征是怎样的:□□□□,□□□□。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文一]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问题。(10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甲文二]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1.这两篇都是写景名篇,前者作者是,后者出自《》。(1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不见曦月()属引凄异() 佁然不动()悄怆幽邃() 13.两篇文章描写对象都有水,但是水的特点有不尽相同,请你比较后写出各自的特点。(2分) 14.请你给你最喜欢的段落作评注,在两篇文章中任选其一段。评注前在答题处说明所评注的文章及段落。(2分) 15.两篇文章都是写景的名篇,然而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景物?表达的感情一样吗?请你简要说明。(3分) (乙)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食而去稗 曾涤生①驻军安庆,有戚某自田间来。行李萧然②,衣服敝素,对人沉默不能言。曾颇爱之,将任以事。一日会食,值饭有稗粒,某捡出之而后食。曾默然,旋备资遣之行。某请其故,曾规之曰:“子食而去其稗,平时既非豪富,又未曾作客于外,辍耕来营不过月余,而既有此举动。吾乡人宁复如是耶?吾恐子之见异思迁,而反以自累也。” ——近代易宗夔《新世说》 注:①曾涤生:曾国藩,字涤生,湖南湘乡人,清末湘军首领,曾任吏部侍郎、两江总督,谥文正,故后世又称他“曾文正”。 ②萧然:稀少而破旧的样子。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分) ①曾颇爱之②辍耕来营不过月余 17、吃饭时捡出稗粒,本是一件小事,曾国藩为什么会因此而对他的这位亲戚产生“恐子之见异思迁”的忧虑呢?(2分) 18、文章在写这位亲戚初来时,为什么要强调他的“行李萧然,衣服敝素,对人沉默不能言”呢?(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乡关何处 余秋雨 本文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被谁遗弃?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在空间上,眼下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我的家乡在哪里呢? 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有点远又不太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发问呢?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的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 据说李白登黄鹤楼时看到了崔颢在楼壁上的这首诗很为赞赏,认为既然有了这样的诗,自己也就用不着写了。我觉得,高傲的李白假如真的看上了这首诗,一定不在于其他方面,而在于这种站在高处自问家乡何在的迷茫心态。因为在这一点上,李白深有共鸣。 只要是稍识文墨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高平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三综合题(三)物理试题.doc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3月份两校联考物理试题.doc
迪庆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考物理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31).doc
赣州市红旗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莆田秀屿下屿中学2023年高三高考考前指导卷(2)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岩高中2023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新起点考试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一中2022-2023学年5月高三联考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中学2023年下学期高三联考物理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