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3节 地域联系 中图版教材必修2-中图版教材高一必修2地理.ppt 立即下载
2024-10-15
约8.3千字
约76页
0
4.9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3节 地域联系 中图版教材必修2-中图版教材高一必修2地理.ppt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节地域联系中图版教材必修2-中图版教材高一必修2地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地域联系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根据地域联系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地域联系方式。(重难点)3.了解通信的概念及其分类,区别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4.理解商业贸易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商业贸易的主要作用和主要环节。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重难点)6.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重难点)[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阅读教材P69~P73,填写下列知识。
1.地域联系
	(1)作用:发挥各区域_________、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2)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
	(1)功能:把工农业的产品运到消费地,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继续。
	(2)特点:不生产出任何新的物质产品,其产品只是货物或旅客的_____。
	(3)方式:主要有_____、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
	(4)衡量指标:运费的多少,经济上的________________,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小,占地多少,是否会产生___________等。3.通信
	(1)概念:把实物和信息从一地传到另一地。




	(3)发展变化
	电信通信发展迅速,特别是____________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4.商业贸易
	(1)






	(2)国际贸易
	①内容和形式:_____________、资本的国际投入、劳动力和_____在国家间的流动。
	②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1.读教材图3-3-8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据图分析商业活动的主要过程。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商业活动中,生产是起点。没有商品的生产就没有商品的交换。收购使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是商品交换的前提。储存和调运是商品交换的中间环节,是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需借助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线路及相应数量的仓库来实现。销售是商品交换的终结,通过销售,商品由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消费是商业活动的终点,最终实现了商品的价值,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又为社会再生产创造了更新的条件。商业活动的各环节是紧密联系的,一旦某一环节没有抓好,商品流通就会受阻。2.读教材图3-3-9中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的分布,据图分析:
	(1)商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有什么关系。
	(2)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3)我国商业中心的东西分布差异及原因。提示(1)商业和城市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而发展,商品流通网络是联结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纽带,大、中、小城市就是这些纽带上的关节点,在流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图示的商业中心有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大多数为省会城市;另外为区域性商业中心,大多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
(3)分布差异:这些级别不同的商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这是因为该地区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且交通便利。而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商品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低,而且人口稀疏,交通不便,所以很少有大的商业中心分布。教材梳理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阅读教材P74~P75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1)城市区位:在重要的江岸渡口或两条通航河道_____
	处。
	(2)形态:沿河流带状发展,城市用地多_____布置。
	(3)航运发展对城
	市发展的影响2.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
	(1)车站成为人流量很大的中心和货运转运枢纽。
	(2)城市形态:沿________发展,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
3.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1)由集中式的_____状向分散的形态发展。
	(2)由单一到多方向发展。
	(3)由内聚到__________状发展。读教材图3-3-13和图3-3-14,据图分析武汉城市形态的形成过程。
	提示武汉城市形态形成过程如下:
	(1)改革开放以后,武汉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大增,城市沿放射状道路网向远离城市中心的方向发展,初具“非”字形态,汉口、汉阳、武昌三镇有分散式的团块状发展趋势。
	(2)后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环形放射状的城市交通网络。沿长江和京广铁路呈十字轴线展开,以中心城区为轴心,以汉丹铁路、武黄铁路、几条国道、汉江为放射线进行城镇布局。新的开发区域必须依靠交通轴线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的联系,城市突破团块集中发展的态势,呈现沿轴快速发展的趋势。教材梳理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阅读教材P75~P76
查看更多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3节 地域联系 中图版教材必修2-中图版教材高一必修2地理

文档大小:4.9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