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知识导图整体架构一、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及其规律(2)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1947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 ①表现:美、西欧通过冷战对苏联、东欧实行遏制,如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分裂德国、扶持西德等。苏联、东欧实行反遏制,如成立共产党情报局、成立“华约”、扶持东德等。 ②原因:美苏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冲突。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 (1)两大阵营瓦解(50~60年代) ①表现:资本主义阵营表现为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社会主义阵营表现为中苏关系的恶化。 ②原因: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社会主义阵营瓦解是因为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80年代末) ①表现:按照美苏攻守形势的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美攻苏守时期、苏攻美守时期、美攻苏守时期。 ②原因:随着战后苏联军事、经济力量的壮大,对外推行霸权主义,与美国争霸世界。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表现: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不结盟运动分别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2)原因:根源于七八十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直接加快了多极化趋势。4.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认识 (1)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 (2)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要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3)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要力量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二、全面分析美苏争霸第二阶段(20世 纪60年代中期至 70年代末)例题(2014·山东高考)如图一、二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分别说明图一、二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解题思路本题以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史料有效信息的阅读、提取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第一幅图的时间1945年。根据二战中雅尔塔会议达成的协议,美、英、法、苏四大国在二战后对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第二幅图时间是1948年。二战后美苏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形成冷战局面,后来美、英、法三国所占地区合并,成立联邦德国,在苏联占区成立民主德国。(2)概括指出图二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题型特征 (1)限定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或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2.解题技巧 (1)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①政治影响,主要是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 ②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经济理论及经济的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经济的交流、是否增强了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③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或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回答。 ④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否影响地区或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回答。(2)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等)。(3)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 ①主观影响,可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 ②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生产力)科技等方面思考。 注:①当试题没作特别规定时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主要依据是是否促进社会发展、历史进步。②要分清主次影响,即以积极影响为主,还是以消极影响为主。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