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岳麓版教材必修3-岳麓版教材高.ppt 立即下载
2024-10-15
约3.5千字
约37页
0
1.4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岳麓版教材必修3-岳麓版教材高.ppt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岳麓版教材必修3-岳麓版教材高一必修3历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两弹一星
1.原因
(1)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成果最先应用于领域。
(2)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一国的国际地位。
(3)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2.成就
(1)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
(2)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试爆成功,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3)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4)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5)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号发射成功。
(6)1975年11月,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1.新中国成立初,党中央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提示保障国家安全和建设。
2.美联社曾在报道中说,“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是什么?
提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二、“东方魔稻”
1.发展概况
(1)理论:突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经典遗传理论禁区。
(2)实践: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2.意义
(1)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正在世界各地推广。
(2)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3.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提示(1)邓小平领导制定改革开放的方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的经济权益得到了保障。
(2)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成就
(1)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
(2)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意义
我国政府实施以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4.我国跨入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是什么?
提示“银河-Ⅲ”巨型机诞生。四、“神舟”号飞船
1.载人航天
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顺利地送入太空,中国成为第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2.意义
(1)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2)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在未来的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3)成为带动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5.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开始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什么?
提示“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深化探究核心突破主题一“两弹一星”的研制[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当时研制原子弹的目的,①指1964年10月16日;②说明了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史料二揭示了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重要性,③从国家地位、民族兴旺方面予以说明。
[问题思考]
结合史料一、二指出,中国领导人在当时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依据当时形势说明理由。
答案(1)决策:发展“两弹一星”。
(2)理由: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②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④为了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史论总结主题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教你读史]
①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前提;②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所起的积极作用。
[问题思考]
(1)“中国近代……没有值得骄傲的,没有给后代留下一定的遗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给后代留下值得骄傲的遗产。”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与列强的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
答案调整: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原因:国内:①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②改革开放不断深入;③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
国际: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美、中、苏关系缓和;③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史论总结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
1.“两弹一星”成功研制,使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增强,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水稻杂交品种“南优2号”,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3.1983年我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国家的信息化发展。
4.2003年10月15
查看更多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岳麓版教材必修3-岳麓版教材高

文档大小:1.4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