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0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早年学习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弃医从事政治斗争。终身为反清及捍卫民主共和而奔走呼号。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三大时段凸显孙中山光辉伟大的一生通读课文第1-3目,了解孙中山先生人生第一阶段(出生到武昌起义)的“大事”。一、第1阶段: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 ——为中国出路尝试各种实践的孙中山1、孙中山早年的人生规划有何改变?为什么会有这一改变?想一想3、如果你处在那个时代,你会如何规划你的人生?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中山先生理想和思想转变的原因。同盟会的建立1894年10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图为会员秘密宣誓的地方同盟会成立(油画:沈嘉蔚作)想一想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的纲领三民主义的内涵三民主义的内涵剖析(课标重点)“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新三民主义”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这同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2年在上海召开了中共二大。中共二大制定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材料: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2、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风流人物通读课文第4目,了解孙中山先生人生第二阶段(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的“大事”。二、第2阶段:1911年武昌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开始——从建立民国到捍卫民主共和2002年一帧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2月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总统府同仁合照的珍贵历史照片,在珠海市被发现。孙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具有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该约法的部分条文。护国运动通读课文第5-6目,了解孙中山先生人生第三阶段(五四运动到去世)的“大事”。三、第3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从提出建国方案到实现人生跨越“知难行易”—三民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在北京举行。 正方:南京大学知难行易反方:辅仁大学知易行难三、第3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从提出建国方案到实现人生跨越孙中山李大钊 参加国民党一大三、第3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从提出建国方案到实现人生跨越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图为孙中山先生遗容。1925年在北京各界群众集会哀悼孙中山国父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2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3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1924-1927年是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末路和国民革命兴起发展到失败的历史。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 革命中心任务是打倒北洋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突出的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高潮。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①北洋军阀本身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是封建地主阶级赖以生存的支柱,属于反动的封建地主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对象。 ②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是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军阀政权是半殖民地性质的政权。 ③军阀统治争权夺势,割据混战,残害人民,破坏社会经济,加重人民负担。推翻军阀统治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回顾孙中山的革命斗争生涯,思考: 哪些因素促使孙中山形成了暴力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并不断发展?宋庆龄1.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A.知难行更难B.知易行难C.知难行易D.知行合一 2.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享主义 3.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 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