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 新人教版教材必修1-新人教版教材高中必修1历史.ppt 立即下载
2024-10-15
约2.8千字
约36页
0
74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 新人教版教材必修1-新人教版教材高中必修1历史.ppt

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新人教版教材必修1-新人教版教材高中必修1历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日本逐步扩大侵华规模,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局部侵华: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日趋殖民化。
(2)全面侵华: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2.实现:1937年,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全国军民奋起抗战。3.概况
(1)敌后战场
①抗战路线: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
②作战方式: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4.结果:中国军队虽然取得平型关、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被屠杀的军民超过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全村1500多人中有1200多人被杀。
3.细菌试验: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用中国活人作试验。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指挥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2.入缅作战: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同日军作战;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3.抗战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4.意义
(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和自信心。
(3)中国战场是世界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深化探究核心突破主题一侵华日军的罪行答案答案答案对待日本侵华罪行的正确态度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的侵华罪行不可饶恕,中日两国人民遭受巨大苦难的悲惨历史决不能重演。
(2)战后,日本少数人一直在进行篡改日军侵华史的活动,我们不能不提高警惕,及时予以揭露并用史实进行必要的驳斥,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责任。
(3)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理性地分析日本侵华史,才能牢记历史教训,珍惜今天。主题二全民族的抗战思考(1)史料一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突出表现。探究点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史料谜语趣闻:谁打败了日本?
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三个谜底:屈原和苏武、共工。后来,有人读到这则旧谜时,又拟了一个新谜底:华佗。思考(1)你能解释“屈原”和“苏武”“共工”的准确含义吗?你知道应该怎样理解“华佗”这一谜底吗?(2)你赞同哪一个谜底?请简要说明理由。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中华民族觉醒,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倡导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方针。
(3)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4)爱国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援。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加速了日本投降。1.抗日战争的特点
(1)民族性。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上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国民党政府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
(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6)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较早、结束较晚的战场。
2.用比较法分析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1)相同点:①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而发动。②以征服中国为目的。③曾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④进行了野蛮的经济掠夺。(2)不同点:①背景:前者发生在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后者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②战争规模: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远远大于甲午战争,前者不到1年,侵犯地区多在沿海;后者长达10多年,战火燃烧大半个中国。③前者日本战胜了中国,勒索了大量的财富,加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致使中国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 新人教版教材必修1-新人教版教材高中必修1历史

文档大小:74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