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专题总结(四) 人民版教材选修1-人民版教材高二选修1历史.ppt 立即下载
2024-10-15
约1.9千字
约13页
0
83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专题总结(四) 人民版教材选修1-人民版教材高二选修1历史.ppt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专题总结(四)人民版教材选修1-人民版教材高二选修1历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经济
上富
国之法二、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失败原因及启示
1.评价
	(1)性质是一场地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而实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2)变法不足在于它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3)积极影响: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2.失败原因
	(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遭到强烈反对。
	(2)宋神宗在变法的后期决心动摇及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3)在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4)指导思想上偏重于理财,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5)根本原因是没有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制度
3.启示
	(1)从改革的原因来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能取得成功。
	(3)从改革的过程来看,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阻力、充满艰险,因此,要求改革者要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胆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还要注意用人。三、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四、“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五、认识历史上改革的本质与规律
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一般有两种情况:
	(1)整体适应,部分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的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这样的局部调整就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
	(2)两者从根本上互相矛盾,这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旧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这种根本的改造就相当于革命性的改革,它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因此必然会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斗争更为尖锐。
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
	(1)改革是否顺应发展潮流。
	(2)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决反对变法。【例题】(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第一步:审题意。第(1)问,答题要求有两点:一是材料一反映的变法措施,二是该法的目的。
第(2)问,一是要求从材料二中找出“社会转型”的经济表现,理解“社会转型”很关键;二是要求从“时代潜流中”探究变法得失。
第二步:抓关键。(1)材料一反映的是“田制”和“税则”,即方田均税法。目的应有政府的“赋入之利”(财政收入)、百姓的合理均摊、限制“兼并”三方面。
(2)材料中的“契约租佃制”是“转型”的方向。王安石改革的成败从历史潮流看是符合时代转型大潮流的,缓解社会矛盾,富国强兵的出发点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第三步:扣知识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措施和影响。(1)法令:方田均税法。
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2点即可)
(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
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了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专题总结(四) 人民版教材选修1-人民版教材高二选修1历史

文档大小:83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