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 人民版教材选修4-人民版教材高二选修4历史.ppt 立即下载
2024-10-15
约3.1千字
约23页
0
98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 人民版教材选修4-人民版教材高二选修4历史.ppt

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人民版教材选修4-人民版教材高二选修4历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总结(五)一、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及其评价
1.贡献
	(1)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
	(2)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及时调整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2.对列宁的评价
	(1)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多国胜利论”的基础上,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创立列宁主义。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二、毛泽东
1.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
	(1)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2)创建了人民武装力量。
	(3)领导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壮举。
	(4)制定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持久抗战的正确方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5)领导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三座大山,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历史。
(6)领导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7)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了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使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2.如何把握毛泽东不同时期的著作及思想抗日战
争时期三、综合比较
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三大趋势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由理论到现实
《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3)由一国到多国
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东欧和亚洲成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逐渐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2.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列宁主义
	①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②揭示了帝国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并建成社会主义。(2)毛泽东思想
①毛泽东思想中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②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地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探索出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3)邓小平理论
①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②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3.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及其认识
	(1)巨变
	①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②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认识
①三次巨变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孙中山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是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现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邓小平是为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三次巨变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真正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前列,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例题】(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
查看更多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 人民版教材选修4-人民版教材高二选修4历史

文档大小:98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