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汉代儒学 人民版教材必修3-人民版教材高一必修3历.ppt 立即下载
2024-10-15
约5.4千字
约35页
0
2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汉代儒学 人民版教材必修3-人民版教材高一必修3历.ppt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汉代儒学人民版教材必修3-人民版教材高一必修3历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汉代儒学情境导入课标导航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
秦朝建立后,一些儒生借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攻击____________。
2.概况
秦始皇将秦以外的各国史书,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以外的私人收藏的书籍统统焚烧,后又将违犯禁令的四百六十余儒生坑杀于咸阳。
3.影响
“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________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
二、罢黜百家
1.背景
(1)汉武帝时代,中国的“____________”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并向汉武帝提出了“____________,独尊儒术”的建议。2.概况: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重用儒生、设置____________、表彰六经等措施,儒家思想开始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影响
(1)积极: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2)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三、太学的出现
1.概况
(1)汉武帝创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太学,并将儒家经典列为官方教材。(2)汉武帝还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____________
系统。
2.作用
(1)太学的出现,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____________的标志。
(2)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3)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官僚、富豪子弟垄断官位的情形,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4)进一步推动了____________的传播与发展。
3.太学清议:东汉太学生参与议政,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积极影响
(1)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
(2)提高了儒生的地位,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使得整个___________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2.消极影响:导致古代中国专心从事____________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特别提醒]“焚书”是有选择的,“坑儒”是有针对性的。
之所以将这两个历史事件连结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属于文
化专制的产物,是秦王朝在特殊背景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易错提醒]董仲舒的新儒学并不是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全面
否定,而是融合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而成的思想
体系,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发展和大胆的创新,实际上是外
儒内法。
[思维启迪]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
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请思考: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提示: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尽管在对待儒学的做法上相悖,但其实
是相同的,即加强思想专制统治,从而服务于政治“大一
统”的需要。[易错提醒]汉武帝的作为并非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的根本原
因:儒学获得统治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是儒学获得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但若没有汉武帝,其他帝王也会选取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政治思想。
[易错提醒]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在察举制下,一般的平民子弟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埋没了大量优秀人才。而科举制使出身低贱的知识分子得到入仕的机会,
这不仅体现了一种社会公正,也使得政府官员的素质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史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史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史料三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史料四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
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董仲舒《春秋繁露》
[探究问题]
(1)史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有何特点?
(2)在史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其实质是什么?(3)在史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思想?有何作用?
(4)依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为人处世的道德问题上,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有何意义?
提示:(1)主张:“春秋大一统”。
特点:将国家统一上升到“天”的高度,寻求国家统一的理论基础。
(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质:是一种思想专制,为国家统一服务。
(3)思想:“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查看更多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汉代儒学 人民版教材必修3-人民版教材高一必修3历

文档大小:2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