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全国-2019_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课后练习.doc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4.1千字
约7页
0
28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试题-全国-2019_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课后练习.doc

试题-全国-2019_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课后练习.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请问根据下图所表示的物质的用途,能归纳出氢气的哪些性质。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辆运输苯的罐装货车在桥上坠落到水中,发生苯的泄漏,消防官兵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将浮在水面上的苯打捞上来,并进行了焚烧处理,成功地化解了一场灾难。请你从上面的有关信息中归纳出苯的相关性质:①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滤纸上可能含有铜B.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D.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滤渣中一定有FeB.滤渣中一定有Cu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agA物质和bgB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物质,则C物质的质量()A.一定小于(a+b)gB.一定等于(a+b)gC.一定大于(a+b)gD.一定不大于(a+b)g加热a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至反应完全,得到固体物质c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c)gB.(c-b)gC.(a+b-c)gD.(a-b-c)g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物质的挥发性B.溶液的酸碱性C.物质可燃性D.金属活动性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D.铝用于制造导线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CaCO3CaO+CO2↑B.Cu+2AgNO32Ag+Cu(NO3)2C.2Fe+6HCl2FeCl3+3H2↑D.2KMnO4K2MnO4+MnO2+O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P+O2P2O5B.3CO+Fe2O32Fe+3CO2↑C.Na2SO4+CuCl2CuSO4↓+2NaClD.2NaHCO3Na2CO3+CO2↑+H2O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人稀盐酸中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人CuCl2溶液中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人FeCl2溶液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①③B.②④C.④⑤D.②③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⑴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⑵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⑶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⑷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将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的气体。如果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图所示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⑴从宏观上看A和B两种物质在组成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从微观上看C和D两种物质在构成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描述该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⑷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⑴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⑵可燃性⑶还原性解析:⑴能够用氢气制备金属材料,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试题-全国-2019_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课后练习

文档大小:28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