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版本: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章节: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小节 标题: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主讲:政治学科文苗 对象:高二1709班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制作说明:本微课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知识点。主要运用课件录微课和喀秋莎软件制作而成,通过自己的讲课结和动态的视频,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简短的讲解“什么是社会公德?”及“社会公德包括哪些内容?” 微课内容: 导入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不仅体现在物质丰富,更体现在公民道德素质水平。近期,在一些公共场域不文明行为甚至违法事件频繁发生,从高铁“霸座”到公交“互殴”到共享单车随意毁坏,都受到了公众舆论和媒体的普遍谴责,也引发了国人对道德文明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授课内容 1、什么是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中央电视台和新浪网发起了“最缺乏公德的行为”调查活动,排在前十的行为是: 向窗外扔污物; 乘公共汽车不排队,一拥而上; 在旅游景点、名胜古迹上乱写乱刻; 宠物随地大小便,主人不清理; 行人翻栏杆、随意穿行马路; 下雨天开车溅湿行人; 公交车上,年轻人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传播垃圾电子邮件、手机短信; 看电影、演出时,大声说话、宣传、到处走动; 在街上乱吐口香糖。 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生活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过度:请用文明尺子丈量自己,请用文明圆规画出和谐,请用文明乐谱奏出华章。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001年,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用20个字,从5各方面阐述了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文明礼貌(口头讲解:在今天这样一个出行便捷,信息便利,交往频繁的社会,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我们要学会知书达理、真诚相待、尊重对方,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留给对方。) (2)助人为乐(动画制作:当你需要的时候,我是你的腿;当你需要的时候,我是你的手;当你需要的时候,我是你的眼。) (3)爱护公物(动画制作:我向大家介绍我的几位朋友:我市消防栓,我是垃圾桶,我是路灯,我是健身器,他们全天候的为市民工作,不怕风吹雨打,也不抱怨全天加班,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请大家爱护他们,保护他们。) (4)保护环境(动画制作:据统计,我国平均每人每天大约产生1.2千克生活垃圾。如果垃圾混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个塑料袋在土壤中的自然降解需200年,一节5号电池,会使1立方米的土地失去种植价值,回收一吨废纸,可减少砍伐2.5吨的林木。垃圾扔前分一分,绿色生活一百分。) (5)遵纪守法(口头讲解:要求我们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做斗争。) 三、总结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文明,更需要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增进现代意识、提升法治思维,推动国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我们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相适应,与我们的大国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使国民素质和时代发展同步提升。

xf****6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