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清明祭扫抗美援朝烈士墓讲稿2 人教新课标版.doc 立即下载
2024-10-25
约6.9千字
约7页
0
3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历史下册 清明祭扫抗美援朝烈士墓讲稿2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明祭扫抗美援朝烈士墓讲稿2人教新课标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清明扫墓
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是4月2号,再过两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了。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故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很多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共24个等份。即一年共划分为24个节气。图1清明图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可能很多同学都会背诵: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故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中,清明在春分之后,从字面含义上看,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一般在每年的4月5日左右。
从物候上理解,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能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谚语:“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它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问同学们知道什么习俗)清明祭祖扫墓,是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习俗,每年清明,各家各户都要祭奠自己的已经故去的祖先,人民群众也都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深情缅怀为维护国家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英勇献身的无数英烈。图2、3祭奠烈士墓。还有一些人家清明节时有在门口插上杨柳条,到郊外踏青等习俗。
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学校都将要组织同学们到烈士陵园参加扫墓活动。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还有一段小故事呢。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前1天为寒食节,寒食是民间禁火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能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清明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外逃,随行人员中有大夫介子推。一日,重耳一行来到卫国,人困马乏,粮草断绝。后介子推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重耳吃后下后才知是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熬汤,助重耳渡过难关。重耳下决心要重赏介子推。
重耳外逃19年后重返晋国登上王位,是为晋文公。他重赏追随他的诸大臣,唯独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也看不惯那些人争功邀赏的丑态,干脆一走了之。经他人提醒,重耳想起介子推,要封赏他,却被他谢绝。如此再三,介子推只好带母亲离开都城,来到绵山上隐居起来。重耳派人一路打听,也来到绵山。莽莽绵山,寻找不到介子推,部下就向重耳献计放火烧山,说介子推是孝子,一放火他必然出来。于是重耳下令烧山,大火烧了3天3夜,可介子推却至死也不下山,母子相抱死于一棵树下。图4介子推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重耳感慨万分,于是封绵山为介山。就这样,绵山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名山之一,也是惟一一座以人为名的名山。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自发的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这是传说中清明扫墓的由来,人们选在清明扫墓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于是人们想起了先人的坟墓经过一个漫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七年级历史下册 清明祭扫抗美援朝烈士墓讲稿2 人教新课标版

文档大小:3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