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doc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到达地区及意义等相关史实 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 3.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4.认识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__________,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1405—________年,______率船队_____次下“西洋”。满载着中国的、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以及金银货币。先后到达亚洲和______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3.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作出了伟大贡献。 4.元末明初,到中国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日本武士和奸商,被称为“_______”。 5.________,国力减弱,松懈,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6.(1)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___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2)戚继光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消灭了_______、______两地倭患,东南沿海倭患基本解除。 7.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___。 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的居住权。 二、合作探究 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戚继光有哪些高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练习巩固 1.“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幅对联主要称颂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郑和下西洋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东南亚各地B.阿拉伯海沿岸 C.地中海东岸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的根本原因是() A.海外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的应用D.造船技术高超 4.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A.岳飞抗金B.文天祥抗元C.戚继光抗倭D.郑成功收复台湾 5.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从此可以了解到他的志向是抗击哪国侵略者() A.西班牙B.葡萄牙C.日本D.荷兰 6.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葡萄牙入侵D.郑和下西洋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15国力雄厚2.1433郑和7优质丝绸非洲红海沿岸3.规模友好往来航海事业4.东南沿海倭寇5.明朝中期海防6.(1)台州(2)福建广东7.反侵略民族英雄 8.澳门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与其他爱国军民的配合作战。(2)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1.C2.D3.B4.C5.C6.C 7.(1)郑和下西洋。(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音景****k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